分享

睡觉磨牙,牙磨没了!磨牙是没睡好?还是牙不好?

 yfpy1234 2020-05-03


来源:深圳市人民医院    作者: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杨雯 

睡觉磨牙怎么回事?


不少读者表示

除了打鼾,还深受睡觉磨牙的困扰!

@所有人

深医君今天就来说说

睡觉磨牙是咋回事儿


磨牙是一种被称为“磨牙症”或“夜磨牙”的病,据美国睡眠协会研究,85-9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磨牙经历。虽说磨牙一般发生在睡眠过程,但磨牙症不是睡眠问题,而是口腔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磨牙声,这么说吧,如果说打鼾是“平地一声雷”,那么咯吱咯吱的磨牙声则应该是“磨牙霍霍向猪羊”实感,听多了比“淡黄色的长裙”还上头!

而且这种声音,似乎只有在睡觉时能发出,不信你现在试试咬住上下牙齿,然后用力摩擦摩擦,会发现除了腮帮子有点酸,以及对面的人向你投来了异样的眼光之外,很难发出咯吱咯吱声。

其实有些人除了在晚上睡觉时会磨牙,白天也会容易磨牙,表现为紧咬牙,但我们却很少会在白天听到磨牙的声音,这是因为白天有意识的时候人总是本能地保护自己,不会咬得太大力而超过牙齿可以承受的负担。

但睡觉的时候,我们是控制不住寄几的,就会不自觉地加大牙齿咬合摩擦的力度,发出磨牙声。

铁柱能磨成针,但牙磨久了可不行,磨牙对口腔的伤害,是一个愈演愈烈的过程。

磨牙程度由轻至重发展👇

但上面这些都还不是最可怕的,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消失的牙齿》的恐怖事件。

胆小者慎滑

小许睡觉总会发出时而尖细锐利,时而厚重钝涩的磨牙声,磨牙导致他牙釉质发育得不好。虽然从小就一口坏牙让小许感到很困扰,但他没有进行干预和治疗。

就这样,小许长大了,牙齿也快被磨没了……

 消失的牙齿

相关研究发现,全世界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磨牙症。而男性平均每晚磨牙219次,女性平均每晚磨牙则是61次。

磨牙是一种身心遗传疾病,致病原因非常复杂,有很多都难以追究其根本,无法确定。有的人可能从小睡觉都不会磨牙,长大后才突然习得这个技能;也有的人磨牙磨了一段时间,说不定哪天牙齿又安分守己了……

目前可确定的容易导致磨牙的原因主要是天生牙畸形、缺牙、长期用单侧牙咀嚼、牙咬合干扰(比如说个别牙齿比较长,或者特别歪,导致咬合功能缺陷)等。

而下面几种原因都属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



  • 心理压力:焦虑、压力大、长期精神状态不好;

  • 长期喝酒、喝咖啡、吸毒、吸烟;

  • 帕金森、抑郁、营养不良这些全身疾病导致的磨牙症;

  • 打鼾,即睡眠呼吸暂停征,也可能引起磨牙;

  • 小孩子换牙期也有可能会磨牙,但换牙期过可能就会消失。

目前,对于“肚子里有蛔虫”、“缺钙”引起磨牙的说法,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半夜被老公的磨牙声惊醒是一种很惊悚的体验,我以前听奶奶说治磨牙,炖一条猪尾巴吃就好了,而且要躲在门后面吃。一开始我是不信的,但还是尝试了一次,炖了猪尾巴让老公站在门后面吃完了。还真管用,过了大半年我都快忘了老公睡觉磨牙这件事了,太神奇了!”

除了炖猪尾巴吃,治疗的磨牙的各种“民间小妙招”包括但不止是吃橘子皮、蛔虫药等等,还有人说上厕所擦屁股的时候,把纸对折然后用牙齿咬一遍折痕就好了……

奶奶教的小偏方依据从哪儿来、是不是真有效,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乖巧脸.jpg)不过听听口腔科医生的意见也无妨,对吧。


如何减轻和治疗磨牙?

对于病因复杂、不明确病因导致的磨牙症一般只能缓解症状,很难完全治愈。比如说,可以尝试通过缓解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或者改变喝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尽可能减少磨牙的发生。

而对于病因明确的磨牙症是可以通过矫正和治疗治愈的。

佩戴磨牙垫


使用范围十分广泛,通过在牙列上佩戴一层透明软垫,隔断上下牙齿的直接摩擦,减少磨牙对牙齿的磨耗。磨牙垫必须到口腔科根据牙齿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取模定制。

佩戴咬合板


随着治疗观念的更新,佩戴咬合板治疗磨牙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方法。可以理解为硬的、有治疗作用的磨牙垫,引导上下牙齿正确咬合。一般针对由于牙咬合干扰、关节引起的磨牙,会优先考虑使用咬合板轻微矫正患者的咬合关系。

生物机电治疗


也可以理解为“肌肉放松治疗”:解决因牙畸形、牙咬合干扰导致磨牙症状严重。

牙齿调和


针对个别牙齿过长、牙齿排列过于不齐导致的磨牙症,简单理解就是“哪颗牙齿过长磨哪里”,从而让它不能摩擦。不过这个治疗方法需要非常精细操作,一般较少采用。

注射肉毒杆素


这是一种对症治疗,对于咀嚼肌长期紧张导致不适甚至疼痛的患者有效,需要让医生给出专业意见提供个性化治疗


看过牙的人应该都知道

牙齿虽小,治牙事大

而且对牙齿的治疗必须小心翼翼

在口腔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