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红经济,会是一种短命模式吗?进来看看你就知道了!

 网红有道任庆为 2020-05-03

在去年的时候,网红这一词汇已经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网民口中。彼时,网红给人的印象无非是锥子脸,大眼睛,一字眉,每天发着经过PS的美照。然后在照片下面附上一条淘宝购物连接的电商达人。内心稍微丰富的人,便会联想到天王嫂,朝阳V姐,秀场主播们。更久远的印象,则是芙蓉姐姐,凤姐等等。因此网红一词,更多是调侃甚至带有贬义倾向的描述。

从吸睛到吸金,网红正在去贬义化。实际上,在网红这一个概念出现之前,网红就已经出现在了互联网中。从表现形式上来说,早期的芙蓉姐姐到凤姐,乃至到打色情擦边的兽兽,当时大多数都是以炒作为主要目的,同时期的网红几乎都以审丑和恶搞为手段,积攒虚无的网络人气,以此满足其个人的出名需求。这都可以概括的成为网红1.0时期,总的来说,这个时代的网红们,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关注度,然后借助关注度,像别的领域拓展,网红只是一种手段,本身变现环节及其薄弱。此时的网红更多的依附于传统媒体,门户和论坛博客之上。

之后微博的兴起,开启了网红2.0时代。朝阳V姐、外围、嫩模、传统秀场主播们成为所谓网络红人的主力军。并且将吸睛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其次是主打美色经济的秀场主播们。此时的网红们已经又有了一定的变现能力,但是,由于层出不穷的负面事件,导致网红因此与低俗媚俗绑定到了一起,使得网红一词被彻底贬义化。加上各种最美XX的泛滥和说教,网红开始引起大众的反感。所以,虽然此时网红开始层出不穷的涌现,但不论是相比网红初期还是后面的3.0时代,这个时期依旧是网红最为低谷的阶段。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大兴,美拍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崛起,手机短视频和全场景直播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网红诞生的渠道变得畅通起来,开始从负面的沼泽中艰难挣脱。大众也开始越来越接受网红这一概念,网红逐渐去贬义化。加上网络监管的加强和网民的审美水平增高,单纯的依靠低俗媚俗成为网红已经极为困难。这促使一系列优质有趣或者具有审美情趣的网红相继诞生。

这些新网红因自身粉丝形成的巨大流量,让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现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使得网红正式进入了3.0的吸金时代。他们或生存于美拍等直播短视频的平台之上,依靠平台变现,或生存于社交媒体之上,依靠结合自身优势做电商变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