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刷会儿手机少管孩子,她居然更优秀了

 开心就好uufsg6 2020-05-03
前些日子带芊芊去玩拓展,我是那种有轻微受迫害妄想症的妈,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错眼珠的盯着她,生怕她发生意外。
一会儿芊芊说要玩一个“信仰之跃”的项目,就是下图这样的↓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原地起跳,去抓一个2米远的沙包。

我们半年前来时她玩的很溜,但是这次她死活不让我看着她玩,但我又担心她安全,就偷偷躲在一个柱子后面盯着她去排队,直到她爬上去。结果她上去就有点犹豫,不到5秒我就从柱子后面跳出来说:你跳啊,加油,你行的。但她还是不动,我就有点急,我说后面好多人呢,你快点。她依然不动,我就说你就原地起跳,你上次不是跳的挺好的。
结果我越说她越不动弹了,僵了大概1分钟,让工作人员给抱下来的,下来就开始大哭,一边哭,一边控诉了我的5宗罪:
1、不是说不让你看,你为什么看,你看着我就有压力。
2、你跳过这个吗,你知道上去的感受么,你行你怎么不跳啊。
3、你看我前面的孩子,人家家长就不管,人家不是自己也跳的挺好么
4、上次我跳也是等了好长时间了,我已经忘了是怎么回事,我需要重新找感觉。
5、我就是有点犹豫,刚准备跳呢,你就开始催我,你一催我我就紧张了。
这5条我至今都能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闺女说的条条在理,我当时哑口无言。
半年前来的时候,我记得她也不让我看,我是偷偷在柱子后面看的,她当时也犹豫来的,但是我忍着没插手,结果她成功。不到半年,我就忘了这个教训。

我已经有1年多时间都练习不去过分关注芊芊了,她写作业,玩游戏的时候我通常都是干我的事,因为我发现她上了小学后,做任何事都捂着,不让我看,就是怕我时刻都要指点她,哪怕是巧妙的引导,她也变得非常排斥。
但不管她的这一年,她作业写得反而比以前快了,还经常在学校能完成,因为她为了回家有更多玩的时间,成绩居然也比以前我天天死盯她的时候还要好。

可是那天我又没忍住

对孩子这种时刻关注带来的负面效应,我想了一个拙劣的比喻,如果孩子是一颗幼苗,我的关注就像花盆,她再优秀也就是好看的盆栽;如果孩子有野蛮成长的空间,他才有机会变成广阔的森林和无尽的草原。

1、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只会弄得草木皆兵
我一个同事她女儿平时下学早,都是爷爷奶奶给接回家,她自己写作业,她女儿是典型的学霸,玩游戏都是玩游戏学习,看动画片都是看英语动画片放松

所以通常都是她下班到家以后,晚饭以前,学校留的作业都做完了,完成质量也不错。
但有次她回家早,自己去接孩子,结果吃完了饭了还有一半作业没写呢

后来她跟我说,那天从她进门到家开始时刻关注孩子,她女儿进门她先找吃的,她就让她先洗手(平常她都先挑好吃什么再去洗手),吃的时候闺女挺高兴的吃,她在旁边就觉得她不做作业,在拖延时间,就催她快点吃,赶紧做作业(而实际上,也没过多长时间,就是在她身边,就觉她在浪费时间)。

因为我同事一直叨叨她,她女儿就很勉强地过去写作业,写作业她也全程陪同坐在她身边儿,然后她就开始搓火,一会儿看她闺女掉个笔,一会儿看她闺女擦的次数多一点儿,一会儿觉得哪儿写的不太对就要指出来,还忍不住说她:你能不能专心点儿,想好了再写,你再看看,那么写对么?……

同事这个真的老母亲陪孩子写作业气出乳腺炎的案发现场,我以前看芊芊写作业也是复制全套流程,每次都是我气的要当场去世,她也依然是拖拖拉拉10点多才能写完。
后来我同事就反思,平常闺女挺好的,怎么那天那么反常,结果一问爷爷奶奶才知道,她女儿一直以来的习惯是:放学到家先吃零食或者水果啥的,等自己缓一会儿后,最多15分钟,就会踏踏实实坐下来写作业,专注力很高。
而她那天从进家门就开始对她过分关注,所有的小毛病都不放过,她自己到家没能放松,学习也没进入状态,思考也常被她打断,导致她做作业的心情和效率都低。

我同事这事充分说明,学霸型不是你时时刻刻监督出来的,恰恰相反,给孩子一定空间去找到自己的节奏,自己去合理安排,反而高效率高产出。

不光是学习,任何事都是这样,我家就是血淋淋的教训,我越怕芊芊搞砸什么事,我越实时跟进,她就越大概率搞砸。

后来我就学乖了,少插手,只关注结果,我发现从那以后,我的身心越来越健康了,芊芊还老能做出超出我预期的成绩。

2、你关注孩子的效率,而孩子需要的是时间

我以前就是那种24小时在线的妈妈,“监视”芊芊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学习,我总想启发她有更好的思路,如果芊芊没想到一个绝妙的解题方法,我就蠢蠢欲动,想着怎么巧妙的让她学到一个新思路。

但是长期实践下来,我通常没等到引导她呢,就快气的吐血身亡了。其中最能让我爆发的一个点就是:慢。别说启发她更多思路了,经常一个问题能给你想20分钟。

但是有一次我同事跳跳妈说了一件事,一下敲醒了我,让我恍然大悟孩子这个年龄就靠慢来思考更多事情的。
她说有次孩子的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用自己对乘法口诀表的理解做出一份手抄报。

她就盯着女儿坐在书桌前20分钟了,面前的A4纸上还一片空白,就心急过来问她:你坐这20分钟都干什么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原话到底怎么说的?你到底想怎么做?
但是孩子连着说了三个“不知道”,我同事的火腾腾腾的就激起来了,吵了孩子一顿,孩子哭了15分钟,同事被老公拉去隔壁房间冷静了半天。
后来俩人都平静下来,同事心平气和的问孩子,孩子指着旁边的一个小本子说:“刚才那20分钟里,我把我理解的乘法口诀表都写在草稿纸上边了,我还想用什么形式写手抄报,但是我知道你问我都干了什么,肯定是觉得我什么都没做出来,才来质问我的,我觉得说不清楚,就直接说不知道了”

我同事跟我说,她女儿后来用思维导图的泡泡图完成了这份手抄报,因为内容全面、形式新颖,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所以这就是我们和孩子的角度不同,我们要的是时间是效率,而孩子其实在思考怎么把这件事做好,她们还没有大人能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固然思考时间就会很长。
咱们关注的只是她们能把作业又快又好的写完,所以就总会觉得怎么这么这么慢,这就有很难么。而这份关注很有可能再一点点剥夺她思考的时间。

3、代替孩子思考,他就不再思考
我小区有一个男孩玩时很活泼,但话说不利索。小时候不明显,现在快6岁了,别的孩子已经开始抢话了,他还得想好久,磕巴半天说不出来什么,说出来逻辑也不太通。
有一次我和他妈聊天, 我说不行给报个小主持人班之类的,练练表达能力。他妈说这就是孩子奶奶影响的,老太太成天心思都在孙子身上,时时刻刻关注她孙子的一举一动,孩子有不会的,她先冲上去,孩子没说呢,都是奶奶抢着替孩子说。
跟奶奶说了好几回也没用,倒是孩子话越来越少。我后来再遇见还真是这样,不管多简单的问题,都是奶奶抢着给答。我说“你上大班了吧?“奶奶马上接”可不嘛,明年该上小学了“。我问他”你今天没去幼儿园呢?”奶奶说“我们发烧了。”我说“等你好了,还一块玩吧?“孩子看奶奶一眼,奶奶拽了孩子胳膊一下“你说,好,回来一起玩。”

我当时觉得这个孩子语言组织能力欠缺,真的有可能有奶奶的原因。因为奶奶永远是蓄势待发的状态,他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知道反正奶奶会帮忙说出来,已经放弃独立思考回答问题了。
这个一般是老家特别爱干的事,我妈也是这样,我一问芊芊什么,她就跟抢答似的,我跟我妈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你让她自己说

但其实大人也未必做的有老家好,虽然我不会替芊芊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有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问题我都不给她太多思考时间,都赶紧想该怎么开始引导她,我后来想明白,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她的思考跳不出我的思维定式,我就是孩子的天花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但因为咱们老是关注孩子,就真的控制不了自己不给意见。我一个朋友也是,有次陪着看儿子上英语线上课,刚开始没一分钟,发现她儿子把阅读的童话全涂黑了,还边涂边说I don`t like to read it。

给我朋友气的不行,上来就劈头盖脸的说了孩子一顿,说拢共没半小时的课,您还不读,这儿费半天劲学什么呢。

她儿子说我不喜欢读,是因为我早就知道这个故事了。然后他儿子紧接着跟外教沟通说:I like you to ask me questions ,because I like talking and thinking。
我朋友一听,孩子这样其实比按部就班的上课更好,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学会和外教沟通自己的需求。
而那天后来她就不看着孩子上课,而是事后看了上课的回放,而结果也证明,那天孩子和外教不但故事全学完了内容一点没落,还和外教聊了3种改变故事结局可能性。
真的,以上诸事证明,过多关注孩子对谁都没好处而我解决上面这些问题,也是带孩子时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少盯着芊芊,且心安理得刷会儿手机。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