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军校毕业的牛人们——50.蔡炳炎

 兰州家长 2020-05-03
黄埔军校毕业的牛人们——50.蔡炳炎(1)

“我的一个心愿是合肥市可以将柳荫塘路更名为蔡炳炎路,以示对英烈的褒扬和纪念。”

日前,安徽籍抗日英烈蔡炳炎将军之子蔡浙生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蔡浙生出生于1936年,虽已年届八旬但精神矍铄,现居安徽合肥。他曾先后在原安庆地委文工队、怀宁县文化馆、合肥钢铁公司等单位工作,并担任过安徽省和合肥市两级政协委员,以及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等职务。

其父蔡炳炎,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殉国于淞沪战场。在民政部2014年9月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蔡炳炎位列其中。

即将到来的9月3日,蔡浙生将前往北京参加抗日战争胜利日阅兵仪式(以下简称“9·3阅兵”)。

他也是目前安徽全省范围内唯一一位以抗战英烈后人身份受到民政部邀请的人士。

在蔡浙生看来,民政部之所以邀请他参加“9·3阅兵”,首要原因是父亲蔡炳炎属于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列;其次是他的身体状况较好,适宜参加;再者,其本人声望也较佳,在社会上没什么不好的传言和负面评价。

事实上,官方此前并未明确公布抗战英烈后人的邀请标准。负责联系和对接蔡浙生参加阅兵仪式的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孙龙,对蔡的这一看法表示认同。

投笔从戎,入黄埔一期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蔡炳炎或许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教书先生。

蔡炳炎原名蔡丙炎,因五行缺火改名炳炎,1902年生于合肥东郊淝水之滨一个普通的农耕家庭,祖居原合肥近郊城东乡胡浅村。

据《安徽文史资料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所载,蔡炳炎少怀壮志,勤奋求进。7岁在本乡启蒙读私塾,曾在邻村巫岗随巫桂清先生读书,数年间读完了四书五经。15岁左右,赴三河镇从孙举之先生就读。
一日,蔡炳炎偶见孙先生案头置有梁启超《饮冰室文集》,遂倾心拜读,不数日读完,思潮澎湃。孙先生见蔡炳炎年轻好学,又有一定的文学基础,颇爱之,悉心传教。蔡炳炎深造三载,学业精进。

17岁时,因淝水干涸,禾苗枯萎菜谷无收,蔡炳炎无力继读,遂弃学在家中设馆,收村童若干,自己充当塾师,不久又到三河镇设馆。

据《全书》记载,蔡炳炎教书时年轻持重,常着浅蓝色大褂,形貌清秀,风度潇洒,执教有方,以礼待人,见有不平之事,爱出面干预,深受学生爱戴和父老乡亲推崇。

彼时的蔡炳炎,虽已立业成家,僻囿于乡里,但身处洪洪革命大潮之中,早已心怀天下。

1924年,伴随着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来,蔡炳炎跃动的心绪再难平复,即托其舅父、老同盟会会员邓子云介绍前往应试。

邓子云,合肥东郊大兴乡人,距蔡家仅隔数里,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常以书信教诲蔡炳炎“树立革命理想”,要“拯民救国”,走投笔从戎之路。

蔡炳炎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入编第一期第二队,在“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的豪迈校歌中踏上了革命征程。

请缨淞沪,殉难于罗店
诞生于内忧外患中的黄埔军校,初期完全不具备为学生提供正规化军事学习的条件,第一期学生与其说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战”出来的。

因信仰坚定、成绩优异,蔡炳炎进入黄埔后就跟随革命军东征北伐,几乎每次都冲锋在前,战功卓著。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短短13年,他已成长为一名少将旅长,当上了辖5000名官兵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的最高指挥官。

战争伊始,蔡炳炎正驻军南粤,远离华北、淞沪等主战场。彼时,一腔热血、心系家国的他主动请缨开赴抗战前线。

从事后披露的众多史料、特别是蔡炳炎的家信来看,此次请缨赴战,早已立下血洒疆场、不死不归之决心。

率军开赴上海途中,蔡炳炎在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将夫人赵志学和子女送下船。长江码头话别之时,蔡炳炎告诉赵志学:“现在抗战很紧张,我们部队先到苏州准备参加上海保卫战,何时回来将很难预料,家事就交给你了,要多加保重,如果想来看我不要多带东西,只须拎只小箱子就可以了。”

蔡还说:“你在照看好子女之余,还可参加妇女抗日救亡团体,为国家出点力。”

这些话语,大有诀别之意,透露出蔡炳炎舍家卫国的决心。

话毕,他目送妻儿的背影消失,徒步回到船舱。远眺东方滚滚浊浪,他不得不将思绪拉回,深思起御敌之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