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昵称22851157 2020-05-03

穿山龙,别名穿龙薯蓣,穿龙骨、穿地龙、狗山药、山常山、穿山骨、火藤根、黄姜、土山薯。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茎横生,圆柱形,木质,多分枝,茎近无毛。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圆柱形,多分枝,栓皮层显著剥离。茎左旋,近无毛,长达5米。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单叶互生,叶柄长10~20厘米;叶片掌状心形,变化较大,茎基部叶长10~15厘米,宽9~13厘米,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顶端叶片小,近于全缘,叶表面黄绿色,有光泽,无毛或有稀疏的白色细柔毛,尤以脉上较密。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腋生的穗状花序,花序基部常由2~4朵集成小伞状,至花序顶端常为单花;苞片披针形,顶端渐尖,短于花被;花被碟形,6裂,裂片顶端钝圆;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裂片的中央,药内向。雌花序穗状,单生;雌花具有退化雄蕊,有时雄蕊退化仅留有花丝;雌蕊柱头3裂,裂片再2裂。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蒴果成熟后枯黄色,三棱形,顶端凹入,基部近圆形,每棱翅状,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种子每室2枚,有时仅1枚发育,着生于中轴基部,四周有不等的薄膜状翅,上方呈长方形,长约比宽大2倍。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腰的河谷两侧半阴半阳的山坡灌木丛中和稀疏杂木林内及林缘,而在山脊路旁及乱石覆盖的灌木丛中较少,喜肥沃、疏松、湿润、腐殖质较深厚的黄砾壤土和黑砾壤土,常分布在海拔100~1700米,集中在300~900米间。 穿龙薯蓣对温度适应的幅度较广,8~35℃均能生长,但以15~25℃最适宜。耐旱,幼苗后期至成龄植株需要光照。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以选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壤土和粘壤土亦可栽种。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春播育苗,至第2年春季移栽,行距45~60cm,株距20~30cm。根茎繁殖:春季萌芽前,将根茎挖出,先幼嫩部分切成3~5cm小段,按行距45~60cm,开深10~15cm的沟,按株距30cm将根茎栽于沟中,覆土压实。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生长期间每年中耕除草3~4次,并搭架以供植物缠绕,第3、4年植株生长迅速,需分次追肥,增施磷钾肥。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市场蕴藏巨大商机,市场潜力很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穿龙薯蓣适应性强,不受地区、气候的限制,种植技术简单,好管理,繁殖快,产量高,特别适合山区坡地种植。采用种子繁殖的第四年见效,采用根茎繁殖的第三年采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药用植物,根状茎含薯蓣皂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常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林缘,穗状花序

穿山龙药形态:根茎类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10-~5cm,直径0.3~1.5c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不规则纵沟,具点状根痕及偏于一侧的突起茎痕,偶有膜状浅棕色外皮和细根。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黄白色,散有淡棕色维管束小点。气微,味苦涩。

穿山龙分布于东北、华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北部、江西(庐山)、甘肃、宁夏、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等地。

看更多新奇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