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 | 那些一直被模仿却从未没被超越的画

 泊木沐 2020-05-04

临摹是习画基础。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临摹画,有的直接摹原迹,有的出于背临,有的依据钩摹本再临,又有火前火后之别,画家或临或摹,忠实程度不一。中国画讲求师承。张彦远认为历代画家“各有师资,递相仿效”,可见临摹是对历代经典之作的传承和发展。现存于世的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周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和张萱《捣练图》均是宋人摹本,逼真的摹写往往比创作更有意义。对于画家来讲,摹易临难,不管是临还是摹,从“形似”过渡到“神似”是临摹的第一目标。

林春

传 黄荃

仿摹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临摹、仿作和假托画等,统称赝品、假画。古往今来,历代名家均从临摹起步,再到仿意并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五代周文矩、宋代李公麟、明代仇英、董其昌、清代石涛、“四王”和现代张大千、吴湖帆等大师则是一代临仿高手,留下诸多经典之作。

宋 马兴祖 佛里尔馆

宋 刘松年 台北故宫

宋 夏圭 长江万里图

明 仿 夏圭长江万里图

元 王振鹏 大都会馆

金 马云卿 故宫博物

宋人 台北故宫

仇英 上博

唐 吴道子 徐悲鸿馆

元 武宗元 美国私人

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清 禹之鼎 送子天王图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故宫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 辽博

元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明清 秋郊饮马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