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是小公爷,一次是表哥贺弘文,最后她嫁给了顾廷烨。说起来,她最想嫁的,其实是小公爷。贺弘文是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她当时不断跟自己说,夫妻之间没有感情反而是最好的,想让自己接受贺弘文。可惜后者太不争气,最终连将就也将就不了。顾廷烨明兰刚开始是不愿意嫁的,祖母也不想让她嫁,是顾廷烨又是用计,又是表明心迹,明兰最终才接受了他。祖母劝她,让她不要想着嫁给小公爷,郡主娘娘那样的婆婆,又强势又势利,她嫁过去也没有好日子过。明兰一向理智,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她说,她想试一次。小公爷那么金尊玉贵的人,都愿意为了她跟家里争,她又怎么能退呢?这里面,除了感激,一定是有感情在的。不然,以明兰的性格,不行就是不行,说再多也无益。后来,郡主娘娘到盛家来,直接让小公爷和盛家几个姑娘当兄妹,其实就是委婉地告诉盛明兰:癞蛤蟆别想着吃天鹅肉,你们两个是不可能的!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小公爷送了明兰一对娃娃,告诉她他一定会让家里同意的,明兰依然愿意给他机会。这跟明兰平时的作风太不一样了。明兰从小谨小慎微,若不是有感情,她绝不愿意去受别人的气。当然,她的感情建立在小公爷不退缩的基础上,如果小公爷退,她也一定会退。评论里,一半人骂他太软弱没有担当,一半人心疼他,说谁站在他的立场,都没有办法不退呀。确实是,当时王爷和王妃把小公爷的父亲扣起来,想逼他就范。他们想过办法,比如郡主到宫里去求皇后,但皇后也没办法。眼看着父亲生死未卜,母亲又急得只能哭,他必须要想办法救他们。他想的办法,是自己死。既然县主想嫁给他才扣了父亲,如果他死了,他们是不是就死心了,就会放了自己的父亲?可王妃又拿盛家来威胁他,他死了容易,但王爷拿盛家泄愤,也不是不可能。后来顾廷烨找到他,说只要他点头,他把县主绑过来,让王爷王妃再没办法威胁他。小公爷没有同意,不是他不爱明兰,而是性格决定命运。他其实跟明兰一样,是谨小慎微的人,从来不做逾矩之事,从小到大都是乖宝宝。很多事情,他心里是不能接受的。他在意结果,但他同样在意过程。顾廷烨跟他正好相反,只要结果是好的,他才不管过程呢。郡主娘娘要打死他身边的小厮,他眼睁睁看着,却救不了。因为他只会跪下来求情,而不会直接上去救人。若不是遇上真爱,其实小公爷算得上是妈宝男,又孝又顺,从来不忤逆父母,再加上母亲太强势,他的性格软,也忤逆不了。如果王爷没有扣押小公爷的父亲,小公爷真的以绝食相要挟,成功娶到明兰,结果会怎么样呢?就像华兰,处处被婆婆刁难,小公爷想心疼她,估计也只能像文炎敬那样,天天跟母亲说好话求情,而不能像长柏那样,第一次就把母亲怼回去。因为郡主本来就看不上她,是自己儿子死活要娶。况且,郡主是出了名的强势,在府里说一不二,怎么可能善待明兰?有一句话说,若不经历大风大浪,一个人的性格是不会变的。而小公爷一家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小公爷因为娶了县主,后来宫变时,差点惹来杀身之祸,郡主靠着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这件事以后,郡主娘娘就彻底变了,小公爷想要做什么,她都说:随你。此时的小公爷也变了,变得强硬了很多,他想做的事,别人再也无法阻拦了。包括后来他深夜带人去帮顾家灭火,妻子父母都不让他去,但没有人能拦住他。人啊,总要经历痛彻心扉的灾难,才会瞬间改变。只是,现实生活里,这样的遭遇不多见,所以永远别寄希望于别人会改变。此时,如果明兰嫁给小公爷,日子其实不会难过。因为此时小公爷有了保护她的魄力,郡主也不再那么强势。只是,没有人会永远站在原地等你,经历了那么多以后,每个人的心境都变了,所以小公爷注定要错过。小公爷这个人,其实真的很好,心思纯净,品格高雅,无论做朋友还是做老公,都是很好的人选。只是啊,一个人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再好,有那样的母亲,一般姑娘嫁给他也不会过得幸福,除非身世手段能镇住郡主娘娘的。一看婆家是不是好相处,好相处的家庭会省去很多麻烦,少了很多争执。如果他不能阻挡,可能七大姑八大姨都恨不得上来掺和一脚。能阻挡的,就像盛长柏那样,母亲也不能无故刁难媳妇。这也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纠缠。如果没有这两样,再好的男人,嫁了也有数不尽的委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