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怒.怨.烦.

 zhao107107 2020-05-04

1.“”的字源解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为人役使的女子。,金文女,即“奴”的省略,为人役使心,不满态度),表示妾奴对主人役使的不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奴”造字本义:动词,妾奴对主人的无情役使发泄不满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在金文中通用,篆文分化:女子宽谅他人的冒犯为“”,奴妾反抗主人的无情役使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怒,恚也。从心,奴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怒,愤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奴”作声旁。


2.怨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亦即“”的省略,表示弯曲、回转。,金文夗,即“宛”、亦即“婉”的省略,弯曲回转心,情绪),表示委婉、迂回表达的负面情绪。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夗”写成“命”,将籀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表示对强令的不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委婉、迂回、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情绪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夗”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怨,恚也。从心,夗聲。,古文怨。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怨,藏恨于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夗”作声旁。,古文怨字。


3.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烧烤。,篆文火,烧烤頁,头),比喻思虑过度,头脑发热如火烧。造字本义:形容词,因思想负担而焦燥不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煩,熱頭痛也。从頁,从火。一曰焚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烦,因身体发热而头痛。字形采用“页、火”会义。另一种说法认为,声旁是省略了“林”的“焚”(即“火”)。

4.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震惊瞪眼。,篆文心,怨愤艮,瞪眼),表示怨愤瞪眼。造字本义:动词,因怨愤而瞪眼怒视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恨,怨也。从心,艮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恨,怨怒。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艮”作声旁。


5.愤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大。,篆文心,怨恨,不满賁,大型,大量),表示充满怨恨。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中郁结强烈不满和怨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愤”,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賁”简化成“贲””与“忿”的读音、含义相近,都表示充满恨意,因此“愤愤不平”和“忿忿不平”基本同义,细微区别在于:“”强调心理能量倾向于暴发的情绪性质,当事人可以愤而理智;“忿”强调情绪突破愤怒的极限,当事人常表现为行为失控;也可以说“”之恨表现为情绪,而“忿”之恨表现为行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憤,懣也。从心,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愤,内心充满怒气。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贲”作声旁。

6.忿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范围、限度。忿,金文分,范围、限度心,恨),表示恨到极限,行为失控。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分”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出离愤怒,行为失控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分”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与“忿”的读音、含义相近,都表示充满恨意,因此“愤愤不平”和“忿忿不平”基本同义,细微区别在于:“”强调心理能量倾向于暴发的情绪性质,当事人可以愤而理智;“忿”强调情绪突破愤怒的极限,当事人常表现为行为失控;也可以说“”之恨表现为情绪,而“忿”之恨表现为行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忿,悁也。从心,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忿,忿怒。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分”作声旁。


7.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衔在嘴里。,甲骨文口,含在嘴里貝,古代最早的货币),表示爱财至极,含贝在口。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口”写成“今”(“含”的省略),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对钱贝迷恋到想把它吞下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贪”,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貪,欲物也。从貝,今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贪,想要得到钱财货物。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今”作声旁。


8.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小心克制。,篆文口,怒骂真,即“慎”),表示慎于怒骂,克制愤怒。造字本义:动词,心怀愤怒,但克制住不怒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嗔,盛气也。从口、眞聲。《詩》曰:振旅嗔嗔。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嗔,火气盛大。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真”作声旁。《诗经》中说道:“凯旋队伍火气很盛。”


9.痴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困惑无知。,篆文疒,疾病疑,困惑无知),表示心智障碍。造字本义:形容词,心智有障碍,反应迟钝,缺乏判断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痴”,用既表义又表声的“知”(智)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疑”,表示“”是心智存在问题,同时大大简化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癡,不慧也。从疒,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痴,不聪慧。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疑”作声旁。


10.疑

,甲骨文像一个拄着手杖的人发傻地张大嘴巴,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加“彳”(十字路口),强调在十字路口迷路含义。金文牛,可能是“屰”之误写,迎面而来的人困惑地张着大嘴的人“彳”的误写止,行进),表示迷路者向迎面而来的行人问路。篆文误将金文中张大的嘴巴写成“匕”,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人)写成“矢”,并以“子”代替“牛”(“屰”之误写),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11.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舞女目光在纱巾的半遮半掩中流转,亦即不用双眼正视。,金文心,情感、态度曼,即“嫚”,目光流转),表示态度含蓄,目光流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金文字形中的“曼”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女子态度含蓄,目光流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竖心旁”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曼”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慢,惰也。从心,曼聲。一曰慢,不畏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慢,怠惰。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曼”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慢”是态度高傲不妥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疑,惑也。从子止匕,矢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疑,迷惑而不知所从。字形采用“子、止、匕”作边旁,采用“矢”作声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