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的肖亚文,属于中产,给主角丁元英当过一年的助理,见识过丁元英的鬼才。 丁元英的公司属于不是公司的公司,是为经营私募基金成立的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经营两年就关门了。 这两年的时间,肖亚文通过老板丁元英看到了更高阶层的思维和文化属性。格局、眼界上了很多个层次。 肖亚文对这位老板丁元英的评价是“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 /01/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马云,但是能成阿里合伙人的那一批人也足够厉害了。 遇到个好老板,比进个好公司更重要。 公司迟早会倒闭,但好老板带给你的更高的格局、眼界会一直跟着你,让你受益一生。 遇到消耗你精神的老板,还是及时止损的好,越早越好,少那点钱与浪费的时间相比不算啥。 可惜呢,很少有人像肖亚文这样幸运,遇到丁元英这样的鬼才老板。 当你觉得遇到瓶颈时,只有两种出路: 要么有机会遇到更牛的人,看看那些牛人在干嘛,接收新的信息,你的生活才有机会改变。这条路概率比较小。 要么就多看有价值的书,看书本质上就是在看那些牛人的思想,间接和那些牛人交流。 《天道》就属于这么一本书(电视剧)吧,2008年出的,要是12年前就看过就好了,这都落后12年了。 你所处的环境、接收的信息,如果一直不变,你的生活是不会有变化的。只会日复一日按原来的轨迹重复,想啥都是空想。 如果遇到个人让你觉得“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好好珍惜吧,没几个人有这幸运,这是比多赚一点钱还宝贵的东西。 /02/ 三个发烧友找丁元英帮忙成立公司,希望能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当公司被竞争对手告上法庭时,他们退股了。董事长欧阳雪找肖亚文帮助打官司,肖亚文丝毫不犹豫的接了下来,并且想要入股格律诗公司,本就不想管事的董事长欧阳雪欣然同意。 肖亚文也不确定公司的官司是否能打赢,但认为以丁元英的才能,应该可以算到这场官司,她决定诉讼费都不要了。 拿出自己的家当,再向董事长欧阳雪借钱,买下公司的股份。这时候其实就是垃圾股,官司输了就一文不值。 干成了,就此逆袭;失败了,还是像现在这样回去打工还债。 如果肖亚文这时候不抓住这次机会,等公司的官司打完,她就没有机会以这么低的价格入股了。 她自己的本金不够,如果不找欧阳雪借钱加大持股比例,就算赌赢了这一把也不会有太大的收益,那就失去赌这一把的意义了。 抓住机会,敢于承担风险加杠杆(找董事长借钱)赌这一把,肖亚文幸运地从中产逆袭成为总裁。 为啥丘吉尔说,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 因为只有危机出现时,你才有机会抄底啊。 如果行情一直很好,你本金本来就不够,能买到的资产越来越少,那只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哪有你的机会啊。 除了抓住机会,还得看准了加杠杆上。 你本来就没多少本金,有了机会还不加杠杆,如果真的慢慢滚雪球,滚到啥时候是个头。注意啊,得看准了再上,别往火坑里跳啊。 买房其实就是加杠杆上,首付三成买下房子,就是三倍杠杆投资于房产。 真正拉开人群差距的是2008年之后。你需要苦逼苦逼地干多少年,才能赶上那些当年咬紧牙关加杠杆买了房的人,可能永远都没机会了。 最后总结一下肖亚文的逆袭之路: 1.遇到个牛人,格局和眼界得到了提升 2.抓住机会,敢于承担风险加杠杆赌一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