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后期实寒证——温经汤——阴阳解析

 山药怀姜麦芽糖 2020-05-04

温经汤——阴阳解析


月经后期实寒证,主要证候:

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紧。


《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方:

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甘草、莪术、牛膝


解析:


阳性药:当归、川芎、桂枝、莪术

平性药:甘草、牛膝、人参

阴性药:芍药、牡丹皮


君药:莪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怀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破血祛瘀为主,针对实多虚少;少阳少阴太阴合病,内有实寒,气滞血瘀。


方剂中,当归、川芎、莪术、牛膝、牡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温经通阳;人参、芍药,补气养血;甘草,顾护胃气。


诸药合用以活血祛瘀为主,温经通阳为辅,兼顾补气养血。适用于素体有寒,气滞血瘀者。


《金匮要略》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乌药汤比较:


《金匮要略》温经汤,以散寒降水为主,活血养血为辅,兼顾补气生津。适用于素体虚寒水湿,气虚血亏者。


《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以活血祛瘀为主,温经通阳为辅,兼顾补气养血。适用于素体有寒,气滞血瘀者。


乌药汤,以行气散寒为主,养血活血为辅。适用于素体有寒,气滞重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