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女娲是确有其人,还是后人编出的故事呢?女娲神话传说中包含着哪些历史真相?
女娲传说有双系性,一系是作为神的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被认为是创世神、大地之母,一系是作为人的女娲,为华胥氏之女,伏羲氏血亲,是母系氏族首领,被后世尊为三皇之一。
说起女娲,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传说。
女娲创造了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但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她在水边看到自己的倒影,这才意识到,世上还少了人。于是女娲以泥土为材料,按照自己的形象捏出了人。
这个传说还有后续。女娲捏了很多人后,感受很累,就不再一个一个捏,而是用一根柳枝蘸了泥浆,然后甩在地上,这些泥点也都一蹦一跳地成了人。所以人和人天生是有区别的,富贵之人是女娲按照自己的形象捏成的那些人,贫贱之人之人是泥浆甩出来的那些人。当然,这种“天命论”很显然是当权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编造出来或推广开来的。
后来,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也有说是和颛顼)交战,战败,然后在狂暴的愤怒中用头撞击天柱不周山,致使天崩地裂,大火蔓延,洪水泛滥,猛兽趁乱残害百姓。女娲不忍天下苍生受苦,于是炼五彩石补天,斩下神鳖四足支撑天地,集聚芦灰止住泛滥的洪水,杀死残害百姓的猛兽。
现代学者认为,补天这一传说很可能是对建造房屋的一种比喻,五彩石就是女娲氏用以建造房屋的材料,支撑天地的天柱就是房柱。大洪水是另一个事件。在世界很多神话传说中提到过上古时期的一场大洪水,有可能女娲传说中的洪水指的也是那场大洪水,也有可能女娲曾带领部落人民治理了一次普通的洪水泛滥。
《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中记载,女娲死后化身为天地万物,肉体变成了土地,骨头变成了山岳,头发变成了草木,血液变成了河流,这种思路和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创世神话相一致。可能在古人看来这是一种自洽的结果,因为创世之初,什么都没有,神只能用自己的身体为材料生出天地万物。
女娲在造人之后,想到凡人终有一死,为此感到忧伤。于是安排男女婚嫁,使人类能够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于是,女娲也被认为是姻缘与情爱之神。这个传说和下面我们要讲的另一个传说有相通之处。
女娲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在伏羲死后接替他成为部落的首领,曾与伏羲一起建立了婚姻制度与规矩法度。之前的人们一直是自相婚配,长期近亲通婚导致体质孱弱。从伏羲女娲开始,废除旧的群婚制度,制定了以女人为主体的婚姻制度,规定同姓之间不能通婚。这可能就是女娲造人传说和安排原始人婚嫁传说的由来。
现代学者认为,女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相关的传说肯定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是虽说有虚构和夸张,也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至于其所处时代,专家推测为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期。也有学者认为,女娲代表的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其所处时代应该是母系氏族为主的时代,比伏羲和神农的时代要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