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处理生活中堆积的物品?《断舍离》

 行走花间 2020-05-04

留学声 11-14 08:00 

编者按:人与身边物品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是人拥有了物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变得愈发模糊,不知不觉中,人常常被冗杂的物品所奴役。堆积的物品逐渐拥挤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堵塞了心灵呼吸的顺畅。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的书中,用“断”、“舍”、“离”三个字呼吁人们舍弃对东西的执念。恰逢中日文化交流月,山下英子女士在接受搜狐出国《留学声》采访时,这样概括断舍离的精髓:“断舍离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面对生活的个人抉择。它并不只是归纳物品的方式,而是用减法和舍弃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对不必要存在的物品、人际关系、以及空间的执念。”

在本期《留学声》与《断舍离》的对话中,让我们共同停下步履难停的生活节奏,跟着日本作家山下英子一起上一堂“断舍离”的心理课。

为什么日积月累,物品会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

“断舍离”的中心思想是“减法”,如何把“减法”的算术方式运用于生活中呢?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要点,一定要用“减法”处理问题;

第二个要点,用“减法”的思考方式、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第三个要点,用“减法”的思维方式实施减法的行动。

可是面对远比运算题复杂的生活,减法是否是唯一的法则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生活中,并不存在固定万能的运算法则。只是,我们必须清楚当下的生活现状是东西堆积过多、过于丰富,导致生活中常常面临代谢不畅、心情堵塞等情况,因此需要我们运用“减法”去舍弃无用的东西,扩大生活空间。

那么,堆满我们生活空间的东西对我们来说的意义何在呢?物品为何会越变越多,造成我们生活空间的逐渐拥挤呢?

对于物品来说,每一个被我们收纳的物品都曾经是因为某种意义或为了起到某种作用才会来到我们身边的。但是,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本被我们赋予了重要意义的物品开始变得累赘了呢?

这说明,物品和我们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变化。物品本身反映出的不只是物品的属性,更多的是依附于物品上面被我们赋予的意义:

第一,物品需要一个存储的空间。在物品被我们赋予重要意义的时候,我们主观地不会觉得物品的存在会妨碍到我们;而当存在于物品上的意义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不自主地认为空间被“无意义地”占用了。

第二,我们维持或者管理物品的过程中,还需要付出能量。这里所说的能量,可以指金钱等所有维护某个物品需要人们投入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让衣服更好地存储于家中,我们需要花费金钱、雇佣人力等去买或者打造一个衣柜。

第三,在维护周遭物品的过程中,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任何一件来到我们身边的物品,我们都需要空间、能量、以及时间去维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维护和整理物品需要耗费我们一定的精力。虽然我们与物品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但其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直和物品进行斗争。随着物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也会觉得越来越应接不暇,我们的生活空间也被挤压地愈发狭小。

“断舍离”之前,如何将生活中的物品根据自身价值进行分类?

“断舍离”通过减少物品,通过减法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自由自在,更自在,更舒适。但是,在用减法进行“断舍离”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自身赋予物品的意义,从而对周遭的物品进行分类。

那么,如何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身边的物品进行分类呢?

第一类,是被我们遗忘的物品。这一类物品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衣柜、橱柜、储藏室、以及其它不重要的空间中。对于这一类物品,我们很多时候是没有意识我们其实已经忘记它们的存在了。

第二类,是带有我们执念的物品。这一类物品自身存在的意义对于当下来说已经不大,但是可能会在未来被赋予更大的意义。对于这一类东西,我们大多时候的想法是,“我已经可能不用了,但是不确定未来某个时刻会不会想用”。对于女性来说,衣服是这一分类中很具代表性的例子。女性朋友的家中和衣柜中,有很多已经很久不穿的衣服。如果要清理掉这一类的衣服,女性大多会反驳说“当时购买的价格挺贵的”、或者“未来的某个场合也许还会穿”等理由。除了衣服之外,很多作为回忆的载体,比如照片、书信、日记等物品,也被归入到这一分类中。

第三类,是生活的必需品。这一类物品对我们来说非常有价值、并且能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作用。它们频繁地活跃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并且物品自身被我们赋予了不可或缺的意义。

纵观我们的生活,占据生活空间和占用我们生活成本最多的无疑是第一类——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物品。对于人类来说,“遗忘”本身就是一件无意识的行为。相较于我们平时有意识去做的事情、去刻意保留的物品,自然是被我们无意识忘记的物品占多数。根据我近些年走访各个家庭统计的数据,我们的生活中有近一半的物品都可以归类为第一和第二类物品,即被我们遗忘或被赋予执念的物品。换言之,如果我们有能力将这些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物品从生活中清理掉,其实对我们的生活是不会有太多负面影响,反而会增加我们生活的质量。清理掉了没有意义、带有执念的物品,就等同于我们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处理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因此会很大程度上地提升生活的舒适度。

了解过周遭物品的分类后,是否进行“断舍离”则是一次自我说服自我斗争的过程。纵使了解将生活中无用和带有执念的物品清理掉后会增加生活的舒适度,但清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还是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断舍离”本身是一个理念,而同时也是一个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和决断。是否愿意牺牲短暂的时间和人力,来换取生活中的长期的舒适和轻松呢?在人们左右为难是否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对人们自我决断能力提高的训练。

本文为搜狐出国《留学声》根据现场采访整理,转发请注明出处!

采编 搜狐出国 于博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