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少峰 2020-05-05

今年五一假期,新冠病毒依然不消停,对于外出旅游,很多人是既想又怕。

可我,算是个异类,即便没有疫情,也不怎么喜欢东奔西走,理由简单的很——“终归要回家”……

尽管每一次旅途、每一处风景、每一份心情,都有可能令人终生难忘,但我始终认为:过程不等于结果,家是最理想的去处,回家是最明智的选择。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回家方便的很。倘若心仪晨曦薄雾,可趁早启程;如果倾情落日余晖,则宜午后动身。

较之以上,我亦有所不同,回家——披星戴月是常有的事。这倒不是为了追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刺激;纯因凡人琐事,全力以赴罢了。

这次回家,也是在晚上。由于父母都已过世,能多到亲友家串串门也算不虚此行了。于是,没顾得上吃饭就出了门。皎洁的月光洒在熟悉的小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访亲串门是好事,但我疏忽了老年人有早早关门休息的习惯。好在有的外出劳作的中年劳力,在我敲门时,刚刚吃完饭,可以借此拉拉家常放松身心。

一见面除了寒暄,亲人就忙着拿鸡蛋、麦子米、花生仁等,并说“走的时候捎着,这些都是自己的,吃着放心……”听着听着,感动便油然而生!

这大概就是家令人魂牵梦绕的全部奥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牵挂,真情绵长!

夜渐渐深了,一番感谢之后,我也该回家休息了。

走在大街上,道路宽阔、路灯明亮,隐约可听见有几个人拉呱的声音,顺声走近,果然有四位中老年人在聊天,你一言我一语,休闲中投入几声叹息,那氛围却恰到好处。

刹那间,我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从未走远,并一直在倾听着有关老家真实的故事。

说来也巧,正当我沉浸在对“家无限的感叹之中时,一位伯父亲切的告诉我,“你来的正是时候,抽时间可以到村西岭半坡去看看垒在地上的喜鹊窝

他很兴奋,我很惊讶,毕竟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过这般奇景。

但愿如此,此景既有,可能会刷新“天方夜谭”了。

于是,次日早早醒来,在轻烟薄雾中,直奔目的地。为了先睹为快,我特意开车前往,一是能快一些;再就是离家多年,对阡陌小道有些陌生了,即便位置找的不准,可以早掉头快转弯。

还好,方向选得很准,路也算熟悉,问过在地里农忙的熟人后,很快就发现了鹊巢,远远望去,犹如一小座打理的干净利落的柴草垛。

为了不惊扰这个家,我决定把车停得远远的,希望能邂逅房子的主人。可是,尽管趁早到访,努力小心翼翼,在鹊巢中并没有发现喜鹊妈妈和爸爸,有的是四颗、鸭绿色、椭圆形的、难得一见的鸟蛋。

鸟蛋,准确的说是喜鹊卵或未来的宝宝,安详的躺在松软的、铺满柔草和羽毛的产房里,静待父母的归来……

这个家的门口,是朝东的,在她的偏上约四分之一处,如小茶碗口大小,整体看去较为隐蔽,门口周围则较为规则,出入应该是十分方便的。

对于鹊巢用料的多少,农村人经常说有一筐头子那么多。现在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此言甚是。我不禁为庄户人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形象的表达能力而喝彩,所以我是从来不避讳自己的农村出身的。

鹊巢的外部结构如同一个大钟,下部直径约有半米左右。建筑用的材料是长长短短的干枯枝条,有杨树枝、蒿草茎和荆条等,普遍如筷子和成人的手指粗细,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最妙的是,在最外层靠近门口的位置,用一些带有针刺的酸枣枝做了勾连和防护,实在是科学巧妙的很,喜鹊简直就是优秀的设计建筑师

就在我细细打量的过程中,有一只喜鹊在周围盘旋,可以肯定,(他)她就是这个家的男当家或女主人。我立刻意识到,我来的时间不短了,该走了,好让(他)她们家人团聚,为了希望的明天而彼此温暖!

我一步三回头的走着,除了思索这百年难遇“奇观”的因由,更重要的是报以深深的祝福。在这生态环境良好的田间地头,虽然没有豺狼虎豹的攻击,可是老鹰来了怎么办?还有五花八门的人。

一想到这些,心情就不能平静。

回到家后,我跟妻子和孩子们讲了以上见闻,她们也很好奇并想尽快见上一面。于是,待到天空放晴后就再次踏上了观光学习之路……

置身其中,有幸见证平地而起朴素而精致的鹊巢,无论是惊讶还是沉默,都是一份难得的收获,光天化日告诉你:这是人间,而不是天庭或地狱。

就在我们兴奋不已,计划将这一“小道消息”告诉村里更多的人时,知情人却说,村里人很多都知道,原本有5个鸟蛋(也有说是6个的),而今却少了一个!

    大家一致认为,喜鹊不将巢筑在树上或其他高空建筑物上,而是另辟蹊径,纯属另类还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大自然的奥秘真是不少!

道法自然,我们应记录、敬畏并维护每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家,包括个体家庭,也包括家乡甚至地球,而不是居心叵测和肆意妄为!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回家之旅,让我们对家的感觉和理解又有了新的升华,一个有人气、接地气、重和气的家,胜过瑶池仙境,当且行且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