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格局由“盘河时代”走向“马颊河时代”背景下探索产城融合的“杨安镇路径” 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城镇发展托底 杨安镇调味品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形成调味品全产业链条。但在调味品发展过程中,产品同质化严重、科技创新后劲不足等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瓶颈。为进一步抢占调味品行业科研技术制高点,形成调味品产业集群式发展。2019年,投资4.5亿元,占地500亩的调味品产业共享园开工建设。该项目主要建设科技研发中心、标准化生产车间、电商创业基地、小镇会客厅等,其目的是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调味品产业集群隆起带。
农户向合作社流转土地、合作社根据龙头企业下单种植、由宝力股份提供种苗、有机肥,再由龙头企业回购的“合作社+科技公司+龙头企业”的“宝力模式”已在杨安镇全力铺开。农户从土地解放出来到调味品企业打工,既实现群众的双倍增收又解决了调味品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实现农业现代化;辣椒、大蒜等本土调味品原材料的种植则缩短了调味品产业的供应链,降低了企业成本。
以调味品博物馆、小镇会客厅、调味品原材料种植科普园为依托,形成杨安镇特色的调味品产业游览区,使杨安镇“味道”更具辨识度,也将进一步延伸调味品产业链,带动“新六产”的发展。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带动就地城镇化 在杨安镇中心社区,一期已有近2000群众“就地就近上楼”;王辛宋社区26栋安置楼正在建设中,争取今年11月前可实现群众搬迁入住。以上社区生活设施齐全,配有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超市等基础配套。杨安镇现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涉及村庄20余个,全部搬迁后,将腾挪土地3000余亩,惠及群众近万人。群众就地就近上楼后,将可以分享镇政府驻地在子女上学、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上的相对优势。群众就近到企业打工后,其土地向合作社流转,实现“双增收”。 举办“过小年”活动庆祝搬入中心社区 前石、周家、小李、王洪路已搬入中心社区 王辛宋社区鸟瞰图 王辛宋社区新建楼房为托斯卡纳风格 王辛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封顶 王辛宋社区工地建设现场 辛家村已完成第一批选房 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鸿沟 39个村的“户户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米”;实施清洁能源供热,2019年已供热面积达100万平,今年可实现供热250万平,惠及周边企业及群众的生产、生活供热;日处理污水4000方的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涵盖镇区及周边20多个社区(村)的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建筑面积1251.84平的王辛宋社区幼儿园、建筑面积2000平的中心社区幼儿园的落成可解决社区及周边幼儿入园问题,保障学龄前儿童均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集综合培育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等为一体的新农村发展学院现现已开设调味品高端论坛、孕婴师、电工等职能培训500余次.........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城乡差距正在步步缩小,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步步攀升。
![]() ![]() ![]() ![]() ![]() ![]() ![]() ![]()
“推进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去城里打工去城里居住,而是要彻底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解决好他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问题,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让农村更像城市。人的城镇化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杨安镇党委书记蔡文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