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非亲似亲fhf 2020-05-05

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

良地村

挂在山坡上的客家古村

浪子回头王玉萌 - 浪子回头 (cover 茄子蛋)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区域概况

良地村位于福建三明将乐县城68公里的万全乡,地处将乐、泰宁两县交界处,是一个由廊桥、家庙、祠堂、古厝等各类古建筑组成的古村落。村中,民居依山而建,或用石头垒砌地基,或用木头撑起吊脚楼;整个村子就像挂在山坡上,成为闽西北客家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2014年,良地村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历史特色

良地村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间开基至今,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古民居内的清代地图

建筑特色

良地古建筑群属明清宅第民居类建筑,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闽西北客家风格。住房依山而建,或用石头垒出地基,或用木头支撑呈吊脚楼。主要由文武庙、梁氏宗祠、绪延厝、月山公屋、冠群谷仓和水尾木廊桥等六处保存完好的乡土建筑组成,保存至今的古建筑达23座。村内,用鹅卵石铺砌的小道通往各家各户。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闽西北客家风民居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村内的石铺小路

周边景点

水尾木廊桥

进入良地村,要走一座百年老桥——水尾木廊桥,它横跨良地溪,为单孔木伸臂梁廊屋桥。桥呈西南-东北走向,长约25米,宽约4米,离溪面高约5米。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水尾木廊桥全景

廊桥中集中建有六个神龛,一个集灵宫,供奉如来、真武帝、妈祖、许真人、萧公尊王、本坊土地福德神,在福建地区十分罕见。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廊桥中供奉的六个神龛

文武庙

又名文昌阁,因增祀关公,改名文武庙。它始建于明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分上下两层楼,上祀孔子、额题“文教昌明”,下祀关公、额题“圣之义者”。文武庙内供奉有孔子和关公的神像,古时候,进京赶考的人都路过这里都要在这里拜一下。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文武庙外景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文武庙内景

据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团队来良地找灵感,看到文武庙的门楼,深受悬山顶七跳如意斗拱造型的启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文武庙门楼与世博会中国馆

月山公屋

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古宅,由右前侧门道、上下两厅合院式主座、咸后侧书房、左后侧藏书阁等组成,面阔22.77米,总进深17.71米,总占地362.15平方米。屋主梁月山著书甚丰,共有《月山遗书》等23卷,有“城内杨龟山,城外梁月山”之说。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