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三明将乐县良地村

 ICON_SH 2021-02-05

基本情况

  良地村位于三明市将乐和泰宁两县交界处,距将乐县城关63公里,四面群山环抱,自然景观优美。村落建于北宋中早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全村9.89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500多人。近年来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

远眺良地村

主要特色景点

古迹建筑群:村庄依山而建,至今仍完整保留各类古迹建筑群57处,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土木结构为辅,以各家族聚居为主要形式,是闽西北客家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古迹建筑群

水尾廊桥:也称“风雨桥”或“盒式桥”,始建于清乾隆初年,清咸丰年间重修,是典型的穿都抬梁混合结构。全长22.4米,宽3.84米,高4.27米,桥面距水面高约5米。

水尾廊桥全景

水尾廊桥(部分)

文武庙:原名“文昌阁”,后因增祀关公,更称“文武庙”。始建于明末,清代乾隆年间重建,现供奉关公、孔子、“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

文武庙

谷仓群:建于清中后期,有谷仓大小共十多栋,每栋内有舱体7-8个,每个可储粮1万余斤,总体共可储粮百万余斤。

谷仓群

谷仓古锁

月山书院:也称“儒山书院”,是村内最大的书院,呈不规则横向长方形,合院式,面阔23米,进深19米。因清代著名理学家梁彣而出名。梁彣,字月山,著作有《月山遗书》、《近思斋问答》、《四书解说》等。

月山书院

清代《月山遗书》刻板

许前厝:始建于清代,为组合式建筑,由两组小合院构成。居住、仓储分区明确,呈“蟹螯格局”。现为良地古琴文化产业基地,引进客商将部分闲置建筑改为制琴工坊、琴音工作室、古琴学堂等进行古琴研究与教学。

许前厝

古琴教学

绪蜓厝:1931年时曾为中央苏区红四师第一团驻扎点,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绪蜓厝

良地红四军指挥部旧址

主要产业

  村庄现有耕地面积650亩,主要种植水稻。同时还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有研学、垂钓烧烤、采摘、农耕体验等。

水稻种植地

插秧体验

食用菌采摘

特色民俗活动

  村庄每年正月十五在文武庙举办元宵舞龙庙会,进行祈福、祭祀、百家宴等庆祝活动。

庙会活动—舞龙

庙会活动-打糍粑

民宿美食

特色民宿

120多种中草药熬制的“怡茶”

古法制糖

出行路线:

自驾车:将乐县城——204省道——751乡道——良地村。

最佳休闲时间:

全年。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