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我在雪球上发了一张短帖《操作实录》,其中谈到我对建滔化工这只H股的操作:以每股44.30港币的价格清空,回款计划买入民生银行H股。做出清空建滔化工的决定很困难,犹豫了很长时间,所以关于它的操作很值得反思和总结。 我也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耐心看完文章。虽然是对个股的操作和思考,却反映了TTB整个操作思路的风格和路径,事关整个投资,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 一、操作过程 1、最初的买入时间,大约是在2016年初,港股下跌最凄惨最悲催时,也是A股股灾3.0前后。买入价是每股10港币,共入手1万股; 2、后来股价涨到25港币时,我卖出总持仓量的50%,即5000股,收回12.5万港币。此次操作,超量收回了初始投资成本; 3、涨到36港币时,我又卖出了剩余持仓量的40%,即2000股,收回7.2万港币; 4、2017年10月23日,以每股44.30港币的价格卖出最后3000股,收回13.3万港币。 前三次操作的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但在我的雪球系列短帖《操作实录》中,应该都有记载。我对操作时间有些模糊,但对卖出价位记得相对精准,因为我对数钱有着和葛朗台一样的嗜好和敏感性。这一点,我有信心。十年前我太太买了一只口红花了多少钱,我目前记得还相当准确。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相信一位财迷的记忆力。 上述操作,有考证癖的朋友,可以细细搜索、比对。 总体上,TTB投入了10万港币,共收回33万东币,投资总体收益230%,以两年时间计算的话,年复合收益率高达81.6%。 考虑到我共分三次收回,前两次收回距今又有不短时日,收回后又有他用,所以实际资金使用效率,要比目前数学计算出来的数字更高。 嗯,从表面上单看这一笔投资,TTB可以称神。 二、成功之处(经验) 既然可以称神,那么就有成功之处可以让我们总结一下有益的经验——四点,总结出来,请收下: 1、买入的时机充分体现出了逆向投资的精髓。 股灾,猛跌,市场一片呼天抢地的惨叫声。彼时,甚至有大V喊出“我们这辈子也不能再见港股2万点”的口号了,TTB却果断出手了。胆大,不怕死。这一点,当初37岁的TTB和更久之前7岁的TTB一样,没有任何变化。无意之中,克服掉了投资者最难克服的两大著名情绪之一的恐惧。“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说的就是我。 2、3P+高股息,简单择股法则的成功运用。 我在市场大幅下跌、人心惶惶之际买入了包括建滔化工在内的一大批股票,最后几乎都有了很好的收获。少则盈利50%,多则三四倍。 当时购入的股票至少有几十只。若是说我有多精准的分析和研判,你信吗?你信我都不信。时间紧任务重,我当时的选择标准就是我在《投资大白话》里总结的“两低一轻一高一适中”原则。这条原则我目前又精简和总结了一下,可以称为“3P+高股息”原则。3P概念是李驰先生的发明。在看他的书以前,我一直以为3P是个色情词卉。看了李驰的书后我才明白,色情词卉稍加修改,也能转化成投资名词。高手就是这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投资高手是可以看色情小说的。 嗯,不小心,又瞎扯了。说正事:事实证明,经过实践论证并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简单择股方法,运用得当,是可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 所以,买本李驰的书或TTB的书看吧——即色情,又有用。和电线杆子上的“一针见效”广告有得一拼。 3、分阶段卖出,完全符合我“越跌越买,越涨越卖”的交易原则。 其实,这条经验还应加上一条“分阶段买入”的,但因为当时买入建滔化工后,它再未跌到我加仓的心理价位,所以没能有效实施。 “分阶段买入、分阶段卖出”和“越跌越买、越涨越卖”原则,实施比较好的案例是我对贵州茅台的操作:我对茅台是分三次买入,分两次卖出的。也赚了。收益也不错。 4、整体操作上,非常具有TTB的操作特色,充分体现了TTB投资交易体系的主要优点。 “我做到了我”,知行合一。自夸一下:不容易。 三、失败之处(教训) 光总结经验不行,那就成吹了;光吹也不行,板砖快飞过来了——哪怕是赚钱了,也得分析和总结一下失败的地方。鸡蛋里挑骨头,给自己总结出一点失败的教训,这样才显得谦虚,人品和道德上才会显得高尚和完美一些,广大粉丝才会口传心授,吃你这一套。 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还真吓一跳——我对建滔化工的操作,真还硬伤不少。主要体现在两点: 1、我对建滔化工的操作,完全是瞎蒙的。 实话实说,看惯了A股的财报,看不习惯港股的财报。从文字,到格式,不适应;各个会计项目的勾稽关系又不是那么有把握,捏不准;加之我对建滔化工以前也没有长期追踪过,所以对它的业务和经营状况了解的程度,处于完全一脸懵逼的水平。 不了解它,就不能为它正确估值。这又直接导致了两种后果: 一是买它的时候,没能下死手,不敢重仓:只1万股,要是当初买10万股呢? 二是价值回归后,不敢长持,没有吃到涨幅最丰厚的那一段:在25港币的时候就卖掉了一半,要是不减仓一气全放到现在呢?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至尊宝的那段经典告白曾经感动万千人,以前我也曾被它感动得一塌糊涂。现在终于明白了,得不到是因为你就不应该得到——得不到,是因为你身上肯定存在某种缺陷,而这种缺陷决定了你就是得不到。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惋惜,而是反思,还有反思后的改进。 2、我对建滔化工的操作,就是一种投机。 初始根据自己的择股原则选择买入时,是有标准有原则有选择的,因此可以称之为投资;最后连续卖掉,完全是因为不懂它的价值,所以就是一种典型的投机。 “投资+投机”还是等于投机。 所以我对建滔化工的操作,从总体上看还是一种投机行为。确实赚钱了,但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归于运气。 TTB的运气一直好到爆! 老天爷待我不薄——谢谢老天爷! 承认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运气,这是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斯大林理论在TTB身上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我的意思是说:承认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是一种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活了快四十年了,糗事坏事不好意思的事干多了,这一点小事,算什么呢? 四、总结与提醒 说了经验,扯完了教训,还需要继续总结? 对头!前边都是分阶段总结,现在要进行的是总结之后的总结——总总结。 四点,新鲜出炉,火热奉献: 1、当初我买入建滔是因为便宜,现在卖出是因为我分不清贵贱,但我看到了更便宜,这番操作又完全符合价投的买入和卖出原则。 所以,以前的操作虽然是投机,但我现在的操作就是投资。 既然卖出了,以后建滔化工的股价涨跌就跟我无关了,请朋友们勿以一时涨跌作为检验我此次操作的对错。 我只做符合我原则的事,不符合我原则的事,我不吃那套。 2、事实证明:熊市什么时候买入都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牛市什么时候卖出都是对的,反之都是错的。 哪怕是对一次投机交易,上述原则也是适用的。 3、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分散风险是必要的。 “优质龙头+重仓”是很多投资大佬鼎力推荐的投资方法,现在的我很认可,但前提是:投资者必须学会正确估值。 普通投资者恰恰做不到这一点,在做得到之前,只能选择分散操作。 这个判断,可以让市场中争执不断的“集中分散之辩”休矣。集中也好,分散也罢,都是好策略,关键是谁来用。 你觉得范冰冰漂亮,我觉得李冰冰漂亮——她们到底谁更漂亮?我觉得谁能给我生娃谁就漂亮。 记住一点: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无论股票,还是板块;无论盈利模式,还是交易策略——本身并无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之说。 投资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盈利方法。 作为普通投资者,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进化,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能寻找到优质好股并能为之正确估值的行家里手。 从普通投资者进化成投资高手、圣手了,你再考虑集中未尝不可。“低估+优质+龙头+重仓”,这是投资高手的交易策略。 4、通过分析大家可以看到,看起来成天牛皮烘烘的TTB,投资交易体系中其实是有很大的缺点和漏洞的。 比如在为企业正确估值方面,尤其是在为港股估值方面,我还有很大的短板需要补足补齐。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学习,努力进行自我改造。 写到这里,不觉悲从中来——在网络上,大菊观我不如小兵,看财报我不如唐朝,博闻强记我不如释老毛,撂书码字我不如那一水的鱼,青春我又不如微光破晓,专业不如杨天南,论娱乐精神我不如李大霄,好脾气不如闲来一座话投资,好人缘不如狮子王,连自以为是的话痨,也远远不如黑丝大哥——玛的,这样一算,真是一无是处。 好吧,我给你们比做广告——《投资大白话》和《生活中的投资学》都是好书,不看可惜了! 算了,说了这么多大实话,再提醒一下吧:书虽然是好书,但写书的TTB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水货! 一次操作就有这么多缺点和不足,这充分说明无脑跟随者,极易吃亏上当。尤其现在,TTB又以每周一单的速度在公众号里发广告,大有收割韭菜之嫌——他的文章他的广告,当不得真的。 关注他的朋友,一定要学会正确思考、独立思考! 多观察,多分析,不可轻信,吃亏上当,后果自负哦! 既然提到了思考的问题,索性在这里提前预告一下:如果不出意外,我的下一篇公众号文章将和朋友们聊一聊投资者如何思考的问题。 题目都想好了,就叫《正确思考与独立思考》。 全文完,卖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