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即事》 唐代: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一位垂钓者在深夜归来连船也顾不得系就上岸就寝,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钓者悠闲安逸的生活,叠加成诗情画意般的画面,和谐俊逸的情趣。 《山居即事》 唐代: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都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此诗即如此。虽然诗中有作者惬意的生活,却在字里行间不乏诗人的落寞之情。 《春园即事》 唐代: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这首诗写春中田园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又色彩鲜明,写景如画。诗作流动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安闲恬适的情怀,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绮丽,赏心悦目。 《溪居即事》 唐代: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诗人捕捉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刻画出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并衬以宁静的环境,优美的景致,及其浓郁的乡村气息,读来怡然。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一片愁楚。融融春光下诗人抒写了无尽的感慨,个中滋味令人咀嚼不尽。诗人想入仕途却又忐忑不安;欲走进无拘无束的大自然,却又于心不甘。种种矛盾的情绪扭结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内心世界。 《郊行即事》 宋代: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作者在描写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的过程中,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钟山即事》 宋代: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皆以小诗表达心中的难平。 《春日即事》 宋代: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这首诗是吕本中的代表作,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都写得流转自然,为历来选家所重。诗作由眼前的杨柳想到送别,而所送之人早已走了,如今不知流落在何方,于是又产生怀念,不由得迷惘感伤、凄然泪下。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 《天净沙·即事》 元代: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这首叠字小曲,真可谓妙语天成,一种久别重逢后喜悦的心情,一个娇柔心上人的可爱形象,尽在这重重叠叠中展示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