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生爱自由:唐诗“清流”

 尤里蒙提 2018-05-30

和王维同为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另一位被称为“诗星”的著名诗人孟浩然是全身心将自己的一生投入自然,醉心山水。他本性上是全身心热爱山水田园,喜欢泛舟游览,就像他在诗中所说的那样“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为了适应了这种性情。他在仕途不得意的时候,选择隐居鹿门山。因为从他的故居涧南园到新选择的鹿门山,有大约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他的故乡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行舟往返非常便利快捷。在行舟的过程中,他也能够遍览秀丽的山水风光,进而使自己疲惫的心灵得到休憩。

但是他却并没有王维的仕途一样顺利,他一生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官,长年隐居鹿门山的他就被称为“孟山人”。尽管他满腹才华,才名远播,但是却始终无法突破科举考试的终极目标。他曾经在太学当众赋诗,进而使得众多公卿感动震动,在座的都为之倾服,叹为观止地无法进行作诗应对。但是虽然他如此才华横溢,但是科举却始终不给他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

他也没有得到命运的垂青,以及皇帝的青睐,仅有的一次却是非常遗憾的--唐玄宗曾经读过他的诗句,当读到“不才明主弃”的语句时,唐玄宗十分诧异而且甚为不解地说:“你自己不愿意来朝廷做官,我也没有抛弃你,你为什么要这样诬陷我呢?”因此孟浩然的仕途就必然不会非常顺利了。

但是虽然仕途上非常不顺,但是在文学地位上,他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唐诗的著名代表人物“大李杜”就曾给出过这样的评价--李白赞颂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足可见他在唐诗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巨大影响力。而“诗佛”王维,“大李杜”几乎没有文字对其表达过什么感情,可见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孟浩然因为尊重自己热爱自然的天性而完全拒绝官场的污染而更为受传世诗人的敬仰。

早年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的孟浩然,在自己四十岁到京城寻求官职却不得之后,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事迹。这里的庞德公也是襄阳人,他是东汉末年隐居于鹿门山的隐士和名士。他对诸葛亮、庞统等人的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了后来功成名就的诸葛亮的敬重。

庞德公在他们未成名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因而被认为称赞为“善知人”。他也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罗贯中著名的《三国演义》中出现过。为了更好地效仿这位先贤,他也在鹿门山开辟了自己的隐居之地。在这里,他更能够活出自己,显现自己的真实情感。

下面这首诗歌就是他四十岁后隐居后的作品,我们一同来分析他的独特心境: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唐代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这首诗的首联前两句“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诗人傍晚在江面上行驶时的所见所闻。首句“山寺钟鸣昼已昏”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渔梁渡头争渡喧”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一静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这也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对比。接着颔联“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前句承接“渔梁”的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接“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了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充陈述。这里作者归的是“鹿门”,其余的人归的是“江村”,两相对比,也表明了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到了颈联“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主要是在自己回来时所见到的景色--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里奇妙独特的感觉以及清幽美妙的景色,表现了作者自己的高雅的隐逸志趣,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与美妙的大自然已经融为一体。

最后的尾联结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写了这样的清幽宁静的景色--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这里的“幽人”即是指庞德公,也是自喻,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亲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

这首诗可以说是孟浩然隐居状态的代表,一个他隐居时期的剪影却表现了他的向往“庞德公”的超脱于世与隐逸志趣,他也用自己的后半生来捍卫这自己的隐逸志趣。

文|青舟(三度平台签约作者)

孟浩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