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民的贡献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5-05

网友“自由的天空”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谈了自己的一些困惑,截图如下:

这番话,包含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他原话,“中国股票投资的本质是我的钱进到别人兜里,我赚的钱是从别人口袋里掏出来的”——是不是这样呢?这就牵涉到了一个投资的本原问题。

第二个,我总结一下:正因为“我”的钱进了别的股民兜里,或别的股民的钱进了我的兜里,股民的钱并没有进入到企业,只是一种空转,所以对公司的经营没有什么影响,股民的钱对企业经营没有贡献,再进一步推导,就是股民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和贡献。

这两个话题,我们以前都谈过,但还是总有朋友发出这样的疑问,并且最近一些大佬级的人物,也发此喟叹——这让我认识到,这不仅仅是新手困惑的问题,需要再唠叨唠叨。

先谈第一个问题:股市赚钱,从本源上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借助于企业的成长,通过分红和资产增值带来的市值增长来赚钱,我们可以称之为“赚企业的钱”,一种是借助于市场波动,通过低买高卖带来的股票差价来盈利,我们可以称之为“赚市场的钱”。

赚企业的钱(实际上这个说法也是不严谨的,严谨的说法,应该是“赚企业成长的钱”),就是“价值投资”。赚市场的钱,就是“价格投机”——也就是上边那位网友提到的,“你的钱进我的兜里,我的钱进你的兜里”,市场上对此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互掏腰包”。

至于你是想赚企业的钱,还是想赚市场的钱,那是你个人的自愿、自由——《投资大白话》教导我们:同样一把刀,你可以用来杀人,也可以用来切菜。

是杀人,还是切菜,悉听尊便。

第一个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这关乎投资的本原问题,关乎投资哲学和投资信仰的问题。

在腾腾爸眼里,很简单,不应该是个问题——在关注腾腾爸半年以上的朋友那里,应该也不是个问题。

所以,这个话题,不是今天文章的主旨。

比较隐蔽、比较容易引来困惑的,是第二个问题:二级市场的股市投资者到底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没有贡献。

正如这位网友所说的:“我”从别的股民手里买来股票,我的钱进入了别的股民腰包里了,又没有流入企业,这完全是一种“空转”状态嘛,对企业有什么贡献呢?

猛一听,还真是这么个理,仔细一推敲,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谬——其错谬之处就在于,股市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股市的运作又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和流程,他只剪取了这个生态系统、这个完整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一个剪影来进行了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请让我们先还原一下股市运转的基本生态和基本流程:企业家想壮大自己的企业,没有钱,计划到股市上融资,于是给自己的企业估好价,按价值等比例分成若干份,把其中的一部分,在股市上卖给其他股票投资者;这部分卖出的股票和企业家手中掌握的股票一样,一张股票代表着一份股权,股民握有一张股票,即意味着享有了这家企业的一份股权;股民可以通过长期持有这份股权,来分享这家企业的盈利,某一天需要用钱,也可以把它卖给其他股民来予以兑现;其他股民承接了老股民的股票之后,老股民对企业享有的那部分股权,就转移到了新股民手中,成为企业一个新的股东; 这位新股民拥有股票后,也可以通过长持或买卖给其他人进行获利——如此,一个生态系统、一个运转流程,就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地建立和运转起来了。

这个生态中,有融资的企业家,有买卖股票的资本方,还有为他们的交易提供公允平台的股市管理方,三方缺一不可,缺了谁,股市的上述运转就无法完成——没有企业方,股民到哪里买卖股票投资?没有股民,企业又向谁融资?没有管理层,公平的竞争环境谁来提供?

所以,这是缺一不可的。

再从流程上看,股票从企业卖给股民、从股民再卖给其他股民,这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缺了哪个环节也是无法让股市正常运转的。

假设一下,如果我们认为股民互相买卖股票没有意义,国家禁止大家再来买卖,会发生什么事呢?

股票交易停止,企业方还能到市场上来融资吗?

你把钱交给了企业,从企业手中买了股票,结果只能买不能卖,你还会从企业家手里买他的企业股票吗?

所以,我从股市上别的股民手里买股票,我的钱似乎没有直接流进企业,但我上一家的股民的钱却有可能直接流进企业了,如果没有我的存在,上一家的股民也就不会融资给企业方了。

所以二级市场上的普通股民最大的贡献就是为股市提供了流动性,支撑了股市正常运转、企业能够到股市上进行廉价融资的内在逻辑。

股市是一个生态,这个生态中缺了谁都不行;股市必须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流程,这个流程缺了哪个环节都会卡壳。

换言之,股市的任何一方、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失的——它们的存在都是必须的,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为企业、为股市的发展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

但是很遗憾,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不仅有些普通股民搞不懂,有些企业界、甚至资本界的大佬也经常在这方面犯低纸错误。

最近格力电器的董大姐在接受采访时,有一段论述,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批评者有之,比如腾腾爸,帮其拖地者有之,比如——拷,那多了,比如广大脑残格力芬。

有人提醒我,最好看完完整的采访视频再作议论,所以我网上找到了一段原始的采访视频——我曾试图转到公众号上,没有成功,所以在这里我只切一下微博的视频截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微博上观看——

董大姐的这段话是这样的:“大部分的股民是希望,在格力的发展过程中受益。你股民的投资,格力电器如果从股票价值来讲,给股民的回报已经回报很多倍了。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了。因为当时我们从股市上,只募了50亿的资金,我们现在给股民的回报,已经超过400亿。这个回报我认为已经过了。至于后来估值再升,大家股市上炒你的股票,那你唯一的选择就是要认同这个企业的文化,格力不是靠炒股票来支撑的,是靠自己的发展来支撑的。是员工创造财富,不是你股民的这些钱在创造财富;是劳动创造财富,不是资本在创造财富。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晰。

反对炒股票、股民投资要认同企业文化、劳动创造财富,这些观点都是没问题的,董大姐的这段采访视频最受人诟病的地方,是以下两处:

1、说股民的钱没有创造财富、股东不创造财富。

这一点,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已经反驳过了,个中道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翻看——《从股市的本质谈董大姐的荒诞》。

2、说格力给股东的回报已经过了,“格力已经完成它的任务了”。

董大姐这段话有两个明显的技术性错误。

(1)她说格力上市从市场上只募集了50亿,而这些年光分红就分了400亿,说得好像这些分红的现金都进了股民的腰包似的。

不用翻看20年前的招股说明书我们就能知道,上市时为股民新增发的股份肯定只占总股份的一小部分,按现在的惯例,顶多就占总股份的25%上下。如此,格力分红的400亿,落入股民腰包的也就100亿左右。

而在董大姐的口中,好像这400亿全给了为格力募了资的股民似的。

很明显,这是个错误。

(2)现在傻子都知道了,去年的50亿,和今年的50亿,不是一个概念。格力募集的50亿是在很久以前,而董大姐口中的400亿是前后分红的加总,既有老钱,又是新钱,而且是最后的新钱远远大于过去的老钱。如果扣除时间的价值,格力分红股民的那100亿,很明显还要打点折扣。

这段话的意思是,董大姐明显夸大了格力对参加募资的股民的现金回报率——当然,我这里说的是现金回报这一项,股市投资,股票对股民的回报不是光有现金回报的,还有市值回报,这里是针对董大姐的说法进行回应。

其实,技术性错误,还只是小错误。

让人感到讶异的是董大姐对待二级市场股东手中股权的态度——董的逻辑不用总结,引用原话即:“募了50亿,分红400亿,格力的任务完成了”。

拷,我花钱买的股票,是我自己的,企业有我的一部分,企业赚钱给我回报,不应该贯穿于企业存在的始终吗?

什么叫“回报已经过了”、“任务已经完成了”呢?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一定得分清楚:企业从银行贷的钱,和从股民手中融的钱,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类钱。

贷的钱,你还本付息,就可以叫“任务完成了”,多付息,就可以叫“回报已经过了”,但是从股民那融来的钱,则是因为你把企业的一部分卖给了人家,股民利用企业赚钱、盈利,那是人家的权利——就像你合伙跟人买了套房子,按比例享受租金和房产增值,那是你的权利。你的合伙人绝无权利对你说,你的投资 回报已经不少了,所以以后的收益可以不给你了。

董大姐这番话之所以引来这么大争议,就是她对股权性质的错置:把出卖股权融来的钱和贷款借来的钱等而视之,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股票和股市存在的意义。

股市就是企业方和资本方互通有无的平台,股票就是这种互通有无后所有权转移的凭证。

如果你花钱买的东西最终不属于你,不能享受你应该享受的权利,你还会买吗,你还应该买吗?

其实,这也是中国股市多年来存在的弊病——最要命的是,股市的管理层很多就是这样认为的。

一边经营着股市一边漠视着股票背后代表的股权——长期把股市的融资功能置于投资功能之前,厚此薄彼,以至市场盛行种种之漠视和侵害股民权益的乱象!

大家对此积怨久矣——大嘴巴朝天的董大姐这次恰巧戳痛了股民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引起争议,遭到围攻,自然而然。

董大姐的问题,和网友“自由的天空”的疑惑,实质上都牵涉到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股票背后的股权的问题。

如果真的把股票当成了股权、用企业所有者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那么,董大姐就不会说出“回报已经过了、格力已经完成了任务”之类的话,“自由的天空”也就不会疑惑、认为股民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贡献了。

写到这里,再顺便回应一下回为我的一个小的操作引起的质疑和询问:这周,我在格力电器跌到38元之上时,购买了1000股,后来在37元上方,又增持了几百股。有朋友看到,问我:既然嘲笑董大姐蠢,又为何买格力电器呢?

在我眼里,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与我一贯的思想和主张也从来没有什么冲突。

原因如下:

1、我只是批评董大姐某些话蠢,并没有全面否定她所有的行为都蠢——她说的对的,我不一样举双手赞成吗?

2、即便董大姐有些地方做的不好,也并不影响格力电器是一只好股票——批评董和批评格力,还不能划上等号——现在的格力电器,是真便宜,我认为现价买入,是有便宜可赚的;

3、买入1000来股格力电器之后,我也成为格力的微型股东了——作为键盘侠,我不能批评董大姐了,作为股东,我总有监督之权了吧?

4、我个人认为,董大姐现在已然成为格力电器很大的一个不确定性了,市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今年半年报虽然业绩爆表,但格力的股价却迭创新低——但我认为,市场反应过度了,没有朱总,还有董总,没有董总,肯定还会有李总、吴总,过分夸大个人对企业的决定性影响,也是不科学的。

我赞成董连任董事长,再带领格力前进几年,但董的时代毕竟终将过去——过去就过去吧,老百姓对这个问题看得淡然: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