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事丛谈》结束语

 文冠厚朴 2020-05-0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千百年间,望江以其弹丸之地,承载着太多的伤痛和悲壮。一次又一次政权更迭,哪一次不是刀光剑影,血流漂杵?一次又一次官逼民反,哪一次不是狼烟四起,浴火重生?大江之上,风云际会;弹指之间,豪强逞能。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战士匹夫,喋血疆场、殒命洲渚,何可计数!黎民百姓,命如草芥,寒霜之下,万死一生。我望江,地当要冲,民生更苦,兵匪寇盗,上下往来,惨烈之状,不忍摛言。杜甫诗云:“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读之令人痛彻心脾。无数次的战争,不止是一人一家性命不保,兵火的反复洗劫,往往导致一族一镇的消亡;略访城乡居民,宋元之前本土居民少之又少,何也?兵火蜂起,逃亡者、死难者、杀虐者居多,遗民有几?曹孟德有云:“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可谓写照。

明末,先是张献忠反复焚掠,后有左梦庚数十万大军屯布于望江四野,吉水、华阳、赛口等重镇横遭洗劫,一夜凋零;崇祯九年腊月,张献忠来势凶猛,史可法促令望江清野,腊月二十七八,县令杨云梯下令“四关外,近城民房,悉焚之”,“城头环望,天焰云红,而附郭关厢,延烧三昼夜始烬。”可怜城外被焚烧之家,男女老幼哭声不绝,又是腊月年关,何处安身度岁?及至近代,外遭列强凌辱,内受苛政压迫,农民起义,彼伏此起,军阀混战,危害国家,日寇蹂躏,山河变色,苍生之苦,举世无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金鸡山下躺着的一名营长和5名战士,虽未留姓名,不都是父母骨肉?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把青春和热血凝固在望江大地上,谁知他们的亲人不在梦中呼唤着他们?每念及此,无不令人唏嘘垂泪!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华民族有着不屈的意志,中华文化赋予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强性格,望江人内秉礼法文明之教化,外经血海火山之锤炼,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家国(县)一体,小小的望江县,就是所有望江人的共同的家。大敌当前、同仇敌忾,誓死捍卫家园,像明末的十年守城,哪怕四周郡县全面沦陷,成为孤城绝岛,还是不屈不挠,顽强死守,与小城共存亡,“攻之愈急,守之愈坚”;灾难面前,和衷共济,望江地瘠民贫,非涝即旱,水旱灾害中往往亲邻相帮,共度时艰,千年而下,从未发生本地匪盗生乱现象;面对福利,八方共享,望江水域广阔,洲渚连袤,垦殖渔猎资源丰富,也有悠久的屯田历史,近代以来垦荒围田一时之盛,引来众多外地人前来居家兴业,和谐共生;困难面前,同心协力,拓荒垦殖、围湖造田、抗洪抢险,样样桩桩,无不充满着艰险,仅靠一家一户不可能成功,每一个圩口,每一次抢险,都是大家心血的凝结。清末,有好事者曾以一字概括安庆老六县人性格:“怀宁易,桐城达,潜山毅,太湖诤,宿松直,望江悫”。旌望江曰“悫”,可谓确矣。所谓“悫”,也就是恭谨、厚道、朴实。这是很有见地的。这种“共同”的观念,最能体现望江人的精气神,不可不说是一种地域文化。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滔滔雷池水曾经流过了多少血和泪,又有谁能说得清!而今,烽烟散去,遍地笙歌;折戟沉沙,铸剑为犁。然而,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阴云依然存在。《周易》告诫:“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战争,总是带给人苦难和伤痛,但要遏制战争、阻止战争,还得依靠战争。《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还举了两个亡国的例子:“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从而得出结论“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些深邃的思想,需要时时铭记,处处慎行:一则深刻吸取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治不忘乱”思想精髓,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之成为全民共同意识,全面弘扬“爱国爱民、忠勇担当、百折不挠、忘我奋斗”优良传统,成为全体民众共同的精神特质,成为民众日常奉行自觉操守。一则妥善保护承载先烈事迹文化遗存,修复文昌祠、魁星祠、三孝祠、麹公祠、王公祠、乡贤祠等;新建当代英烈忠义祠、明贤显达祠,陈列当代英烈、名贤事迹,供人凭吊、瞻仰。一则恢复和改进传统祭祀仪典,制定相关仪礼制度,化敬贤礼贤于庄严肃穆的仪式之中,唤醒民众崇尚贤明的意识。一点一滴地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苟能如此,则国家长治久安可期,社会和谐文明可致,人民幸福安宁可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