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刺杀事件——宋仁宗遇刺案

 思明居士 2020-05-05

引言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刺杀事件,远有荆轲刺秦王,近有孙凤鸣刺杀汪精卫。这些刺杀事件由于其人物特殊性或造成深远影响而被史书广泛记载,被大多数人所熟知,成为街头巷尾的饭后谈资。

当然,也有一些刺杀事件因其造成的影响有限而很少被大众熟知,发生于庆历八年的宋仁宗遇刺案就是这样一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刺杀案。

在众多宫廷剧中,宋朝的历史一直是蓝海。清朝的宫廷剧最多,唐朝的宫廷剧有之,连一直是冷门的明朝最近也频频登上银幕,反之,关于宋朝的宫廷剧却一直不温不火,寥寥无几。

这一状态被最近大热的电视剧《清平乐》打破。这部剧开播之前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除了演员阵容的强大之外,正午阳光出品也成了这部剧的金字招牌。这部剧以北宋为背景,聚焦宋仁宗赵祯的一生,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上,在儿女情长的后宫中,还原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宋仁宗。而今天要说到的这起无头公案,刺杀的对象正是宋仁宗赵祯。

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刺杀事件——宋仁宗遇刺案

《清平乐》剧照

午夜的杀戮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闰正月十八日晚,宋仁宗在曹皇后的坤宁宫过夜,尚未就寝,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间或有宫女的惨叫声。曹皇后身为将门之女,立马警觉起来,召来随侍太监细问缘由。随侍太监不明所以,只说是宫中处罚宫女过度造成的骚乱,并无大碍。

曹皇后将门虎女,何等精明,厉声呵斥道:“贼人已经杀到眼前,你还敢当面撒谎?”仁宗起身想到外面看看情况,曹皇后拦着他说:“外面太乱,圣驾尊贵,不宜外出。”

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刺杀事件——宋仁宗遇刺案

曹皇后

眼见厮杀声越来越近,曹皇后临危不乱,她判断厮杀声来得突然,一定不是外面的军队杀入皇宫,必定是宫内人所为。再根据动静大小判断人数必不会太多。此时,寝宫中尚有一些太监宫女值守,人数虽不多,但却可以抵挡一阵。她请求仁宗速派内侍从旁门出宫,宣当日值班的宫中守卫王中正率兵护驾。同时,把寝宫值守的太监、宫女召集起来,将每人头发剪下一个缺口,许以高官厚禄:“你们奋力杀敌,明天凭这个标记请功领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只是一些太监宫女,生理上或有不足,但对财富功名的追求却一点不比正常人弱。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身死人手,两相权衡之下赌徒的性格暴露无遗,也就暂时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拿起身边有攻击力的物品便冲将出去,将叛贼抵挡在寝宫门外。

这边曹皇后也没闲着,她怕叛贼强攻不成改用火攻,便派人偷偷出去搜集宫中常备水,叛贼纵火一处便扑灭一处,致使叛贼的火攻计划也未能得逞。

正相持不下之时,王中正率兵赶到,叛贼慌忙逃窜,三人当场被杀。等到平息下来,曹皇后在外面问明情况,才打开寝宫,由仁宗犒赏侍卫。

四个人的闹剧

经查,叛乱者总共四人,乃崇政殿亲从颜秀、郭逵、孙利和王胜。当天晚上,四人杀军校、劫兵仗,从延和殿房顶蹿到福宁殿前。王胜事后趁乱逃走。

天亮后仁宗下令全面搜查,但务必留下活口,第二天入内副都知宦官杨怀敏在北楼找到王胜,却没有遵守仁宗的命令,当场下令将王胜乱刀砍死,引起宫中议论。

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刺杀事件——宋仁宗遇刺案

杨怀敏

这起叛乱发生的十分蹊跷。首先,作为皇家卫队,人员必定经过严格筛选,无论从背景和思想必然经过层层审核,忠诚是每个皇家侍卫最基本的素质,而这四个人明显是不过关,那么又是如何混进卫队的呢?

其次,宫廷禁卫军有五个指挥(军事单位),一指挥为六百人,总数应该至少有三千人以上。叛乱者只有四人,从崇政殿一路越过延和殿,来到福宁殿,竟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是当值侍卫疏忽失职,还是有人暗通款曲?

最后,王胜躲藏到宫城北楼,仁宗曾下令活捉,但竟被乱刀砍死,有悖常理,有没有杀人灭口的嫌疑?这些都很有深查细究的必要。

真相是什么?

这起事件虽说发生的蹊跷,但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头绪,要想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她就是仁宗很宠爱的张美人,也就是《清平乐》中那个让人恨的牙痒痒的张妼晗。

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刺杀事件——宋仁宗遇刺案

张美人

事发当晚,叛贼和守卫互相厮杀之际,现场一片混乱,张美人却离奇地出现在了现场,以一介女流之身护驾,仁宗大为感动。事后论功行赏,宋仁宗想凭此奖掖张美人。一向善于钻营的枢密使夏竦马上上奏,称张美人护驾有功,请求晋升她的封位。仁宗于是顺水推舟,封张美人为贵妃,仅次于皇后。

看过电视剧的观众可能都知道这个张美人自恃仁宗的恩宠而嚣张跋扈,不但不将曹皇后放在眼里,而且早对皇后宝座有觊觎之心。而枢密使夏竦,能力超群,却是出了名的滑头。当时的情况是曹皇后不受仁宗皇帝待见,并无子嗣,而张美人却独得恩宠,一口气为仁宗生了三个女儿,要知道仁宗的第一个皇后郭氏就是以无嗣为由而被废的。

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刺杀事件——宋仁宗遇刺案

夏竦

所以,结合种种蛛丝马迹,历史学家推断,发生在仁宗庆历八年的这起刺杀事件,并不是一起单纯的侍卫酒后刺杀事件,而是后宫与权臣勾结共同策划的一起争国本事件。其目的不是意图置仁宗于死地,而是为了让张美人上位而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国本之争

历史学家列出了一系列佐证这一推断的依据。

其一,叛乱的人数实在少的可怜,只有区区四人,要知道整个皇宫共有侍卫几千人,凭四个人便想刺杀皇帝无异于痴人说梦。

其二,事发当晚宫内一片混乱,仁宗下令各宫门紧闭,而张美人却凭着一介女流之身冲破层层宫门来到福宁殿。

其三,违背皇帝命令私自杀死王胜的杨怀敏在张美人处当差,且与枢密使夏竦来往密切。

其四,事发后夏竦党羽的谏官王贽上书,认为皇后当晚表现出奇镇定,因此怀疑皇后是幕后主使。

其五,仁宗的态度。仁宗刚开始要求务必留下活口以便调查事情的真相。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却仅将涉案的五位官员贬职外放,内副都知宦官杨怀敏作为叛乱四人的顶头上司,且违抗圣命斩杀唯一的活口,搁其他朝代妥妥的死罪,却也只是被降了职,但却依然在宫中当差。

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刺杀事件——宋仁宗遇刺案

宋仁宗

凡此种种不难推断,此次事件是张美人伙同枢密使夏竦、宦官杨怀敏合谋用某种方式说服或威胁四名卫兵送死演出这场宫廷兵变闹剧,制造张美人救驾感动圣上的机会,同时事后将主谋导向曹皇后。他们也看准了仁宗仁爱或者可以说老好人的个性,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杀张美人,所以此大胆的计划就算败漏也有事后控管压缩事态的机会,而若成功扶植张美人上位甚至有朝一日所生儿子立为太子,则朝政将数十年甚至百年落于夏竦一党手中,利益极大而风险可控。

而仁宗皇帝过程中一些怪异行为,可解释为仁厚性格之外,也有可能某个时间点已经得知真相与张美人有关,所以不想事件再查下去。

最终,这起事件被定义为四人不明动机的骚乱而草草收场,除了被杀的四个叛乱者和几个被贬黜的官员外,似乎谁都没有受到伤害。而张美人六年之后突然暴毙,是否有内情无从得知,直到死后才得到她一直梦寐以求的皇后封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