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女私传情诗唐玄宗玉成婚事留佳话

 江山携手 2020-05-05

 

 


唐代宫女
 

说起宫女,她们的境况比起后妃来要惨很多。古代宫庭中也是等级森严,按唐朝制度,只有出身名门的贵族小姐才会成为嫔妃,而身份卑贱的宫女一般来说是无缘得以亲近皇帝博得宠幸的。退一步说,即使有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并生下皇子、皇女什么的,也未必就能“翻身做主人”,因为宫女们生下来的皇子算是“庶出”,往往很难能被立为太子。还有一种经常有的情况就是,没有生育过的皇后娘娘或者宠妃什么的直接将人家的儿子强收在自己名下,成了她们的儿子,而身为生母的宫女却连句话也不敢说。

身为宫女,在后宫如此众多的粉黛中,只是万花丛中的一朵,大多数宫女,只是毫无声息地渡过一天又一天单调而苍白的日子。她们的如花容颜,金子一般的青春岁月,都在这些无奈的日子里如流沙一般在指缝里泻落,留不住,挽不回,逃不掉。

唐诗中写宫女的诗不少,描写最细腻,也最能反应出大多数宫女一生写照的,应该是白居易的这首《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这首诗,将宫女们的愁闷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实“红颜暗老白发新”一句就概括出宫女们一生的缩影,不过白居易的一些叙事诗有个特色,就是往往摹写得过为细致,虽未免不够含蓄,但也有好处,能让我们对宫女的遭遇有更详细的了解。我们通过诗句知道,这个宫女是玄宗天宝末年选进宫的,当时还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十六岁少女,而现在却已是六十岁的老媪。“十六”轻轻颠倒一下,就是“六十”,而这其间又有多少辛酸之泪?当年被选入宫时,忍痛离开父母亲人,而入得宫后,根本见不着皇帝的面,就被心怀嫉妒的杨妃下令打入冷宫!饶你花容月貌,“脸似芙蓉胸似玉”,到了上阳宫,就只能天天坐牢一般守着空房冷窗。这句“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和《红楼梦》中林妹妹《葬花吟》中的那句“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倒是有些相似,然而这个“上阳白发人”应该比林妹妹更凄苦,林妹妹还经常有宝哥哥来哄,而她在这里,如堕无底黑狱,看不着一丝光明和希望。

就这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夜夜望着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不经意间,满头青丝已成了如雪的白发,她老了。再不是那个“脸如芙蓉胸似玉”的美人了。这时候,她的心早成灰了。然而,就在这时,皇帝忽然想起了她,因为数来数去宫中就她年纪最大了,也算是宫女中的“老前辈”了,于是给她加封了一个“内尚书”的名号。按理她该高兴吧?然而,看看自己这模样,已成为鸡皮鹤发的老太太,并且光这身打扮就够外人笑话的了——她还穿着天宝时的妆束,被幽禁了这么多年,她根本不知道现在该流行什么。打个比方,就像现在有人还一身“文革”时期的打扮,怎能不让人发笑。所以不要只看表面上诗中貌似轻松的自嘲,其实骨子里是刻骨的沉痛!正所谓:“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真是怎一个苦字了得!

白居易这首好是好,说得也很是详细,也许有的朋友却觉得不够含蓄,看起来一览无余,缺乏咀嚼的回味,那么就请读张祜《宫词》这首诗: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三千里外的家乡,二十年来的深宫,一声歌,两行泪。

这就是宫女们的一生。

以上只是唐代诗人写宫女生活的诗句,那么宫女们自己写的诗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全唐诗》选几首来看一下:

 

《袍中诗》开元宫人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伴随着这首诗,有一个故事:开元年间,唐玄宗令宫女们为边庭将士缝制棉衣。结果这些棉衣发到兵士手中时,有一位士兵居然在棉袍中发现了一首诗,就是本篇这首。此人不敢隐瞒,于是向主帅报告。主帅又转奏给唐玄宗。唐玄宗将此诗遍示六宫,问是谁所写。这时一个宫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直磕头,口称“万死”,承认是她所写。没有想到唐玄宗并未怪罪,反而降旨,让那个得到此诗的兵卒娶了这个宫女,并说:“朕与尔等结今生缘也。”唐玄宗成全私传情诗宫女做法,人情味十足,留下了千古佳话。

我们来看一下堪称是二人“红娘”的这首诗,写得确实不错。女子作诗,往往和那些饱读诗书的老儒不同,那些“专业”诗人,往往爱堆砌典故,卖弄文采,而女子写诗,通常全凭真情流露。看此诗就一个典故不用,却情真意挚。看了此诗,我们可以想像到这样一个情景:寂寞深宫里,一个宫女正在灯下缝制寒衣,对于她来说,皇帝如同远在九霄云外,她只有仰视的份。在这华丽空旷的深宫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男人的气息,对正当青春年华的宫女来说,民间女儿家们的米面夫妻也让她羡慕和憧憬。于是,一针一线缝制这件棉袍时,她自然就想到了那个穿这件棉袍的男子。他是什么样子呢?他的影子模模糊糊,突然一转眼间,这个影子就变成了她多次梦中见到过的如意郎君。作为“沙场征戍客”,他在满地寒霜的塞北,肯定是好辛苦,所以她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边关,飞到这个不知名的男子身上。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把这件棉袍缝得结结实实,又厚又暖。一针一线中,也缝进去她的满怀柔情。然而,情归何处?渺无所依。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更不可能到禁宫来通达消息!想到这里,宫女不禁满面泪痕,“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只有期待来世的姻缘了。

然而,这个宫女没有想到的是,她中“大奖”了。难得皇帝心情好,不但没有怪罪她,反而下旨赐婚,这个宫女真是喜从天降,她由此诗而离开金丝笼一般的禁宫,得以过上世间正常夫妻的生活,应该已经心满意足了。

说来唐玄宗对该宫女私传条子“谈恋爱”的处理方式,客观上起到了提倡和鼓动的效果。经此一事后,唐朝宫女们纷纷各显神通,拚命找机会写“情诗”传到宫外,以求再有这样的好运。

别说,还真又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再看一首诗:

 

《题洛苑梧叶上》天宝宫人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这位天宝宫人就是又一个让宫女们羡慕的例子。自从那位“开元宫人”因诗得佳婿后,宫女恐怕都纷纷想仿效,但那种机缘可遇不可求。于是宫女们找来找去,发现能走出闷罐头一般的禁宫,可以接触到宫外世界的,只有这御沟中的流水了。所以宫女们灵机一动,她们题诗在树叶上,再让叶子随水漂出宫去,以期有心人能够看见。可想而知,宫女们寂寞到了何等地步,她们无望地将愁绪写满一片片叶子,让它随着流水漂出宫去,然而,这种感情恰似水中浮萍,飘浮摇落,何去何依?这位“天宝宫人”的梧叶,还是比较幸运的。这片梧叶,正好被大诗人顾况看到。顾况看到后,不胜感慨。天宝末年时,顾况还是未到弱冠之年的少年郎,和后来那个大模大样地说“长安米贵”来吓唬白居易的文坛大佬判若两人,于是他就转到了御沟的上游,也在梧叶上写了一首诗丢了进去,就是下面这首: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顾况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接下来,如果按小说、电视剧的套路,顾况肯定会和这位宫中女子来段重头的感情戏,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顾况却离开了洛阳,他们之间就擦出这一星半点的火花,然后就此湮没,毫无声息。虽然很多事情,的确称得上“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但是,真实的历史中没有那么多的传奇,有多少人,多少事,都是随风而散的匆匆过客,也许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却再难重现。让人还可以得到一丝宽慰的是,顾况的诗居然也被这个宫女拾到了,她又悲又喜,喜的是居然有人看到了她的诗,读懂了她的心,悲的却是,她依旧无法越过这禁宫中的高墙,来到那片自由的天空下。悲喜交集之余,她又写了一首诗,题在红叶上飘出:

 

《又题》天宝宫人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是啊,正如庄子所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宫女们虽无衣食之忧,但是她们失去的却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自由。于是她羡慕水波中那片叶子,它可以自由地走到外面的天地。王建有首宫词写道:“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一入禁宫多年,外面的世界在她们的心目中是那么的美好神秘,连扫地夫口中的话都争着听,这又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宫女私传情诗唐玄宗玉成婚事留佳话

宫女私传情诗唐玄宗玉成婚事留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