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为什么简称鲁而不称齐?

 西村永昌 2020-05-05




华夏之正统出于鲁



山东人出门在外爱称呼山东为“鲁”,自称孔子后人,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懂礼数,讲义气,知进退,话不用说明白别人也就能懂了,容易与人结交。要说是“齐人之后”,听的人可能要蒙了:什么齐人,有一妻一妾的齐人?提到山东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都是“齐鲁大地,礼义之邦”,外地人对山东人的印象也大多是重感情、讲义气,这些都与“鲁国”联系比较密切,毕竟孔子是鲁国人。

根据史料记载,鲁国是周朝初期分封的诸侯国。自周武王灭殷之后,就把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国号为鲁。周公因为辅助成王的缘故就没有前往封地就国,于是让嫡子伯禽前往封地就国。伯禽也就成了鲁国实际的开国君主。伯禽出发之前,周公告诫他应该谦恭下士,不能因为傲慢而失去民心。伯禽到达封国之后,把曲阜作为自己封国的都城,然后依照周国的制度进行治理。因为要去除当地的旧习俗,伯禽前前后后用了三年时间才初步稳定局面,然后返回成周报告政绩。

而鲁国的邻居齐国却只用五个月就返回成周报告结果了,这是因为齐国采取了和鲁国完全相反的政策。齐国的封君简化了周的制度,并依照当地风俗来治理封国,于是很快就稳定了局面。周公一度认为鲁国将来会不如齐国,因为它的政策不如齐国让人民感到满意。伯禽在位四十余年,坚持使用周礼治理鲁国,又加上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鲁国因此在立国之初就奠定了丰厚的周文化基础。而在后来“礼坏乐崩”的时代,鲁国则成为了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某些方面讲,鲁国的影响力是高于齐国的。虽齐国鲁国都是侯爵国,地位相当。但鲁国出孔仲尼,学术地位稍高。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中,鲁国排在齐国前面,仅次于周。从远近亲疏来看,鲁国是周王胞弟的封国,鲁的正统性最高。齐国最早是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国。姜子牙治齐,齐国之强,与周同始终,为诸侯之长三百年,称霸春秋战国五百年!齐国却自春秋而斩,进入战国已经被田氏替代,国号未变,却非姜齐,而是田齐了。

鲁则一直有名无实,从西周初期数一数二的大国,到春秋沦落为第二流国家,到战国已全不入流!然而鲁国后嗣延绵不绝,几乎与周代同始终。鲁国虽弱,但春秋以后道统全从鲁国而出,儒墨两家都从鲁起家,声势之盛故不待言,汉家道统也都从鲁而来。当年虽齐强鲁弱,然今之山东,却称鲁而不称齐。是因华夏之正统出于鲁,而齐国之俗则泯于千年之中矣。


首先要纠正一点错误认识,今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在先秦是地地道道的“齐”地。齐鲁以泰山为界,泰山以北是齐,以南为鲁,济南是泰山以北,是齐地。所以猜想“因为省会在鲁而简称为鲁”的诸位是想当然了。唐朝以来,齐这一地名对应的地理概念是齐州及后来的济南府,鲁这一地名对应的地理概念是兖州及后来的兖州府。齐和济南在宋朝基本脱钩,而鲁和兖州的联系至少在明朝还存在,因为鲁王被封在兖州,而且世系绵长。

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其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春秋。


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873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为楚所灭。然而鲁国的礼乐传统经孔门师徒的弘扬更加深入人心,它并没有因为鲁国的灭亡而丧失。

由上述分析可知,山东之所以简称“鲁”,源于周朝初期分封的诸侯国。齐国纳入山东版图后,也称之为齐鲁之邦。后来简称“鲁”而不简称“齐”,我认为当是沾了孔子的光。毕竟孔子声明远播,无人可及。故有“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的说法。


造字之初“鲁”字的本义与鲁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而是表示吃鱼。“鲁”(lǔ)字是个有声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上边就是一条鱼,下边是一张进食的嘴巴。两形会意,“鲁”字本义为张开嘴巴吃鱼。后来引申出多种含义,因为吃鱼时怕被鱼刺卡住喉咙,说话必须小心翼翼,而且混沌不清,由此引申出迟钝、笨拙、莽撞、粗野等义,故有鲁笨、鲁拙、鲁莽、鲁钝、鲁直、鲁夫、鲁人、质鲁、愚鲁、粗鲁等说法。因为鱼类味道鲜美,故有美食美味的含义。后来,“鲁”字借代为姓氏和国名。

请看古籍中对“鲁”字的解释:许慎《说文解字》“鲁,钝词也。从白鮺(zhǎ)省声。”即说话迟钝而不清晰。《广韵》“鲁,钝也。又国名。伯禽之后以国为姓。出扶风。”《释名》“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诗·鲁颂谱》“鲁者,少昊挚之墟也。”即国名。《论语》“参也魯。”即迟钝朴实。《左传》“鲁人以为敏。”即愚钝。《前汉·地理志》“周兴,以少昊之虛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以为周公主。”‍


山东的由来和沿革

山东作为地区名称,历史上出现很早,而且变化很大。

春秋时期,晋国居太行山以西,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北魏建都平城,五代时晋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晋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战国、秦、汉时期则是指崤函以东地区。因为秦在关中,故称崤函以东六国(楚、齐、韩、魏、赵、燕)为山东六国,或云关东六国。此时山东与关东意义相同。如《管子》书就有“楚为山东之强国”语。汉初贾谊的《过秦论》多次用山东提法,如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又有“山东之国”、“山东豪俊”、“山东大扰”等说,皆指崤函以东地区。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 

秦汉一统之后,关中与山东(或关东)在政治上的对立消失,山东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广、狭两义。广义的山东是沿袭战国时的旧概念,狭义的有专指齐鲁地区的意义了。《史记·酷吏列传》载:御史大夫齐地苗川国薛(今山东寿光南)人公孙弘说:“臣居山东为小吏(薛邑狱吏一作者)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史记,儒林传》:伏生“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齐鲁之有山东之称,当滥觞于此。至于山东成为行政区划,是又经历了数百年演变过程的。

山东地区的历史沿革、行政归属,夏殷时代不可详考,但当时是方国或部落林立,且有大部分被夏、商王朝控制,归夏、商统治。西周至春秋时期,该地仍是方国林立,除齐、鲁两大国外,主要的还有曹、滕、薛、郯、莒、纪、莱、谭等,还有宋、卫的一部分。战国时期,山东地区被齐、鲁两国控制。战国末年,除南部和西北部一部分分属楚、赵外,都被齐国统一。秦统一六国后,山东地区被置为郡县,如齐郡、琅邪、东海、东郡、薛郡等都在山东范围。汉初封王,山东大部分地区封给了齐王刘肥。汉武帝时削弱封国诸侯王势力,初置十三郡州,山东置青、兖、徐三州,下置郡、国、县。之后数朝行政区划有所变动,但基本变化不大。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山东地区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北宋改道为路,全国分为二十四路,山东分属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治益都(今山东青州市),统辖山东地区。至此,“山东”一名始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之名称。元代置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尉司,直隶中书省,称为“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后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至清代才将山东政区正式定名为山东省。此后沿用不变。


 相关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