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我爱你文摘 2020-05-05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体现了古人天人相应的养生保健理念。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春节万物复苏气温回暖,人体阳气开始升发,但仍有乍暖还寒、日夜温差大,俗话说的“春捂秋冻”,就是人体的阳气还很弱小,减衣太快风寒邪气会损伤人体而发病,所以要顺应自然保存人体阳气。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夏季酷暑高温,一方面人体腠理开泄汗量增加,部分阳气会随汗出耗损,另一方面人们避暑贪凉、过量冷饮解渴,也易损伤人体阳气,再者夏季雨水偏多,湿邪相对偏重,湿为阴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秋冬季节气候逐渐转凉,风干物燥,气候阴冷,一方面温燥、凉燥邪气伤人阴津,另一方面为御寒保暖,人们习惯冬令温补,喜食辛温燥烈食物,伤及人体阴液造成阴津不足。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阳化气、阴成形,人体的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调控脏腑机能活动的动力,对维系生命进程起着重要作用;阴包括精、血、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