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千古传诵,却无人懂的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朦胧诗背后隐藏的荒诞秘密!

 qiangk4kzk8us4 2020-05-05

李商隐的诗出了名的隐晦。今天我们聊到的这首诗,人人都会背,至今却无人能懂。

它背后有怎样的秘密,李商隐又有多少风流韵事?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商隐

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却被争议千年。

提到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相信大家都能脱口吟诵而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遣词精美,格韵高雅,意境悠远。尤其是其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成为了当代学生赞颂师德的必用诗句。

然而,从古至今的学者都从未放弃过对这首诗的争论。

诗人到底是在写人、写景、写物还是写事?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那么诗人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相见时难别亦难

风流韵事是李商隐不吐不快,却又不敢明言的秘密。

李商隐的诗词向来以艰涩难懂出名,因此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说法。

个人认为,李商隐之所以喜欢写朦胧诗,那是因为有很多得意事,他不吐不快,却又不敢明说。于是就用只有自己和当事人才明白的诗句,一吐为快。

据说,李商隐一生情归多处。他的情人包括女道士、后宫嫔妃、风尘女子等等。

在女道士的牵引下,李商隐认识了皇帝后宫妃嫔——飞鸾、轻凤姐妹俩,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李商隐一生情归多处

皇帝唐文宗终于忍受不了后宫秽乱的风气,下令严肃整治。飞鸾、轻凤姐妹受牵连而被囚禁起来,最终双双投井自尽。

李商隐虽然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想去探看,却此去无门。

心事重重的李商隐,想找人倾诉,然而怎么说得出口。他只好写了一首朦胧诗,表达自己对爱人无尽的思念与急切的心情。也就是前面那首“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一生情归多处

不吐不快的秘密,使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

李商隐的朦胧诗大多都是描写他与情人间的爱情与风流韵事,如他最出名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忆

这首诗实际上是描写在飞鸾、轻凤姐妹死后,李商隐看着姐妹俩赠送给自己的古琴,想起当年的恩爱缠绵,如今却天人两隔,心中充满了思念与伤感的心情。

据说李商隐的情人还包括不少达官贵人的亲眷,为了倾吐自己得意的心情,他都习惯把这些事情写进自己的诗里。

然而,诗歌再隐晦,别人也不是傻子。尤其是那些被绿了的达官贵人,为了面子装作看不懂,但内心里肯定是恨得牙痒痒的。

所以,李商隐在仕途上一路遭排挤和打压,一生都郁郁不得志。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个人感想

李商隐是朦胧诗的代表,对后世诗词风格影响非常大。直到宋朝都还有人仿效他的风格写诗,并形成了“西昆体”。

然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商隐这种偷吃还不抹嘴的习惯,最终给自己埋下了恶果的种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