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评分9.0《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合适的陪伴方式,才是最亲切的陪伴!

 晓洲读书 2020-05-05

今年正月,外公生病住院一个多月,仍未治好,3月2日还是走了。

很庆幸,外公生病期间,儿女子孙外甥等都陪伴左右,就这样走完了生命最后的时光。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但当我们身边的至亲之人,面临着死亡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陪伴他走完最后的时光?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书籍中的作者在他母亲最后的时光里,他是怎样陪伴的?

这本书非常感人,也非常发人深省。它主要讲述了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光,母子二人创立小型读书会,以共读一本书的方式,分享彼此感受,与母亲顺畅沟通,自然相处的故事。

本书豆瓣评分9.0分,多次再版,仍跃居亚马逊畅销榜,并获得五星好评,还得到美国十大A级媒体联袂背书,以及获得余秋雨和蒋方舟等名家的高度评价。

蒋方舟这样评价道:

关于母爱最初的记忆,是每晚她在床前念的睡前故事,关于母爱最后的记忆,是在她的病榻前和她共读一本书。母子二人谈论信仰、友谊、自我拯救,二人的关系在他人的命运中变得更加紧密。正如书中的母亲所说:“书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它对抗恶、死亡与恐惧。

本书作者是威尔·施瓦尔贝,世界知名出版公司Hyperion Books的副总裁和总编辑,也曾是《纽约时报》 记者,出版过《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长尾理论》等知名畅销书。

但在母亲病逝后,他离开出版社,创办了自己喜欢的烹饪网站。

也许我们都明白临终陪伴的意义,可能见过相似的情况,或者也在我们身边经历过。

但像威尔这样陪伴一个临终病人并不常见。当他得知母亲得了癌症后,并且时日不多了,这时作为至亲的他,很想跟母亲去探讨一下病情。

可是跟重病患者去探讨病情,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给她增加很多烦恼和焦虑。

01

但是,作为亲人,我们又很想去了解她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想去关心,很明显这是一对矛盾。

然而,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威尔跟母亲突然谈到了读书。

然后他问母亲:你现在在读什么书呢?母亲就告诉他:我在读某某一本小说。

正好,威尔也读过这本小说,并且很喜欢小说的情节。

他突然想起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个人得了癌症,最终去世了,留下另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然后威尔就根据书里面的内容,问母亲:你觉得主人公去世了以后,她的丈夫一个人能承受吗?未来的生活会怎样过呢?

很快母亲就通过小说里的人物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她回答说:当然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不过这一切随着时间终将会过去,终有一天还会恢复到以前的生活。

其实母亲明白威尔是在通过书里面的一些内容来问自己的情况,同时威尔也想了解自己。

威尔实际上也明白母亲是根据书里面的情节来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是母亲自己真实的想法。

就这样,他跟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好了。于是有一天威尔对母亲说:不如我们成立个读书会吧,读书会只有两个人,就是你和我,我们两个人同时去读一本书,然后我们再去交流这本书,怎么样?

母亲欣然接受了,结果两个人就一拍即合。于是,只有两个人的读书会也就这样成立了。

其实这不是偶然的,在威尔很小的时候,母亲每天会在临睡前给他读书。

如果哪一天没读,或者读晚了,威尔就会不高兴。而且他的母亲也非常热爱读书,正是他从小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长大,所以威尔后期成为了特别著名的一个出版社的编辑。

这与从小的环境是非常有关的,所以在陪伴母亲最后的时间里,两个人通过书籍的形式能够互相的交流。

就这样,两个人通过读书会,交流书里面的内容,来交换意见和情感。

在这段时间里,威尔跟母亲一起阅读,然后一起去讨论书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书里面有小说,畅销书,诗歌,悬疑故事等。

有很多种类的书,通过这些阅读,威尔逐渐跟母亲探讨了很多话题,比如探讨人生的信仰,探讨勇气,探讨生命、死亡、孤独和感恩。

其实探讨的这些话题,都是通过阅读这些书,提炼书里面的话题。

如果没有这些书,你怎么去跟一个临终的病人探讨呢?

虽然在母亲的眼中,威尔是最亲的人,在威尔的眼中,母亲也是最亲的人。

02

可母亲或者父母亲真的了解子女吗?或者子女真的了解父母吗?

其实真的不太了解,即使生活在一起,也并不了解。

对于生命或死亡,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再进行话题探讨,真的让威尔在最后那段时间里更多地了解和理解了他的母亲,年轻时做了很多事情。

举个例子,作者想起了他小时候,母亲经常带他去教堂,而且每次去,都是坐在第一排。当时威尔不是很理解,一直认为她的母亲很强势。

可是当他跟母亲两个人读到女权方面小说的时候,尤其跟母亲探讨时,他发现母亲一直在致力于去推动女权的发展,认为男女就应该平等。

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是很了解母亲。通过两个人的读书会,真的让两个人互相了解的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亲切。

同时随着两个人的交流和探讨,威尔也越来越接近母亲的精神世界。

其实,如果你不知道患者精神世界在想什么,那所谓的临终陪伴也是徒劳的。

他越来越明白母亲的这种坚强,这种努力是从她的精神世界底层迸发出来的力量。

其实,如果没有通过书的探讨,两个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里面,真的很难达到这样一种默契。

威尔突然体会到了母亲的无私,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当中,早晚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我们至亲的人面临着生命最后的时光时,我们需要给他们最亲切的陪伴。

03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陪伴呢?

其实,从书里威尔和母亲的故事当中,我们已经能明白到一些东西。

要陪伴,我们肯定要以对方喜欢的方式去陪伴,如果对方喜欢阅读,但是我们天天给他谈电视剧或抖音,其实这并不是对方喜欢的。

所以,陪伴的方式要比陪伴的时长更重要,陪伴也要以对方为主。

书里的威尔并不是每天都陪在母亲身边,也并没有耽误自己的工作。因为母亲不允许,她说:你陪伴我可以,但是不许影响你的工作。

因此,威尔没有长时间的陪伴在母亲身边,可他不在母亲身边时,会抽空去阅读跟母亲约定的书。

一旦有时间到母亲身边,两个人就会畅谈这本书,从互相交流之间增进了很多的了解。

其实除了本书中说的一种临终陪伴的阅读方式之外,当我看完了这本书后,除了沉浸在威尔跟母亲的水乳交融的情感当中和感动之外。

还让我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并不是临终时需要陪伴,其实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陪伴。

此外,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互相支撑,这也是需要陪伴的。

总之,陪伴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我们每一种陪伴都能参考威尔跟她母亲之间的这种方式,那这个画面会是非常的温馨。

比如,父母跟孩子之间,也可以约定家庭读书会,通过共读一本书,然后一起交流这本书的内容,再进行意见的交换。

这是一个父母与孩子之间非常好的互动,夫妻之间也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能够让我们至亲的人,在精神世界里有更多的意见交换,能够更水乳交融。

读完这本书后,与其说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还不如说我们把生命当中的每一天,都当作一个读书会。

这种方式不仅仅是在理解书本上文字的含义,更多的是借助书本,让我们人跟人之间能有更好的精神传递,同时也是读书的核心目的之一。

                 -The End-

如果觉得不错,

请点击一个『在看』


你点击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地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