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千多年前就看透生死真谛,因思想太前卫,现在还不被人们理解

 灵魂医学 2020-05-06

提到庄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老子逝世以后,道家的另一个核心人物。和老子在历史上被并称为“老庄”,以至于道家思想也被称作老庄思想。但在学术界的地位上,他比师父老子要更胜一筹。

在国外,我们熟知的大哲学家卢梭、尼采等人,都在著作里多次提到,自己的思想受到了庄子影响。在国内,他的《庄子》、《逍遥游》等作品,因为思想深邃又言简意赅,而被多次选入中小学生的课本里。

即使是这样伟大的人,也逃不开生老病死。不同于儒家学派的避而不谈,庄子对于生死,有着别具一格的看法。直到现在,生死观也是《庄子》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那么,这样一位思想巨人,他的生死观到底是怎样的呢?图片:庄子剧照

庄子的生死观,大致能从两个故事中体现出来。第一个故事是《庄子·外篇·至乐》中所记载的,关于他丧妻后的表现。

故事中说到,庄子晚年丧妻,他的老友惠施前来吊唁,惠施一脸悲痛地到了庄子家中,结果看到庄子不修边幅地坐在灵堂里,一边敲着盆一边唱着,不但没有悲伤,反而还透露出欢喜之意。

即便是看到惠施来了,庄子也毫不顾忌,甚至都没有起来招呼一下,深深的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惠施忍不住对庄子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你的发妻和你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为你生儿育女,照顾你衣食起居。现在她去世了,你不但不悲伤,居然还在拍瓦盆唱歌,真是太过分了。”

图片:庄子唱歌剧照

庄子听后也没有生气,回答道:“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大概意思就是,她刚死的时候,我自然也是感慨难过的。

但他接下来又说:“人刚开始都是没有生命和形体的,只是天地之间的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经过变化成为了气息和形体,就像是一年四季的交替一样正常。现在她从我这简陋的家中回到天地宇宙,该为她开心才对,为什么要嗷嗷大哭呢?”

惠施听后觉得庄子的想法太癫狂了,留下了一些钱财,就与他匆匆道了别。庄子当年唱的是什么歌,史书没有任何记载。

但是根据先秦的习俗和庄子本人的修养来看,肯定不会是什么颂歌。或许是一些文人的诗歌罢了,这也是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向亡妻表达悼念。

图片:惠施剧照

第二个故事是惠施死时,庄子为他续写遗言。惠施这个名字乍看起来比较陌生,但是说到他的称呼“惠子”,大家应该就熟悉得多了。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因为主张合纵抗秦,所以被很多国家的人景仰。

按理来说,庄子和惠子的思想大相径庭,本应该道不同不相为谋才对,没想到这两个人还是至交,“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光是《庄子》这本书中,就有十四处提到了惠子。

惠子去世时,庄子表现得比丧妻还要难过得多。为了纪念他,庄子还在《天下》中,为惠子续写了一段话,传颂至今。

图片:惠施主张合纵抗秦剧照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在生死面前的坦然。这一点,即使是庄子自己面临死亡也没有例外。庄子将死之时,他的弟子们都计划着该如何厚葬他。

没想到这般尊师重道的精神,却惹得庄子不快,他觉得徒弟们没有学到自己的思想,还是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于是他对弟子们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星辰都是我的陪葬。我已经有这些东西了,你们还要为我准备什么呢?”

弟子听后说道:“我们害怕您的身体被乌鸦和老鹰啃食了。”庄子笑答:“如果说埋在地下可以免去乌鸦和老鹰的啃食,那么埋在地下还会被蚂蚁所食。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不该偏心后者而无视前者。”

最后,庄子无所挂念地走了,他不畏惧死,不贪恋生,所以死后能够逍遥于天地之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逍遥的庄子

庄子对于生死的这种态度,别说是古代了,即使是在思想开放的现代,也是很难被人接受的。毕竟,面对相伴多年的发妻亡故,表现淡然亦是一种绝情。

但庄子之所以这样,正是看清了生命运转的真谛,他用辩证的角度,把人的生死看成境界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表现出淡然的庄子

在庄子的认知里,没有死过的人,就没有资格评判死去的世界。只有在死亡面前也保持坦然,才能够真正懂得活着的意义。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