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的人生:懂得“礼”数的人,往往把烂牌打成王炸

 舒山有鹿 2020-05-15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与人的相处一直是困扰我们生活的大问题。有人因为不懂人情礼故而被排挤打压,有人因为懂得待人有“礼”而左右逢源。

人活一生,总要有立身处世的根本。它并非金钱财富,而是一个人的格局层次。

有层次的人,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可不懂层次的人总是把一手好牌打成烂牌。而这种层次的表现,我们称之为“礼”数。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数一词,从小到大便在我们耳中环绕。可深深一想,我们许多人把礼数误解了,所以造成了生活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礼”数,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待人有礼”,却总是在这条路上碰壁。实际上的“礼”数,不仅对他人负责,更对自己负责。

最基本的礼数,是尊重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丁接到了一份差事,下午三点到西餐馆和客户商谈业务。

那天,他缓缓吃过午饭再从公司出发,由于未曾想到中午的客流量如此大, 他在路上整整塞了两个小时。

等他到达西餐馆的时候已经迟到了好几分钟,而他的客户早已到达。面对如此状况,他心想,倘若这单生意不成功便没业绩了,所以一直在说套话打发着客户。

对方是职场上的老手,在他说到第三句时便回了一句:“你的待客之道有待进步。”便转身离开了餐馆,之前谈好的相关文件也一并作废。

什么是不懂礼数?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开脱,而是在内心上尊重对方。

不管是谈业务还是约会,尊重他人的第一条就是守时,连守时都做不好的人,只会在“放鸽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被人唾弃。

一个“礼”字,便能看出一个人的态度和内心层次。有层次的人事事估量清晰,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他人以真诚的关怀。

为何现在社会对人的礼貌如此看重?因为这是人的第二张名片,这张名片,比名字学历更重要,它体现了人的品格和修养。

深层次的礼数,是谦卑

蔡康永说:“没礼貌和说话直是另一回事。”

说话直白,可能让人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也有可能让人觉得这个人的态度过于自大。但却不能把直白和礼貌一概而论。

骄横自大的人,无论他是拐弯抹角还是说话直冲,言语中都会透露着他的傲气和轻蔑。可一个谦卑的人,不管如何表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隐藏实力。

英国作家萧伯纳在街上遇到小女孩,他看着她有趣,便和小女孩玩了一会。最后,萧伯纳对小女孩说:“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萧伯纳。”

小女孩回了一句:“今天和你玩的也是世上最可爱的小女孩安妮。”

一句话,让萧伯纳明白了自己的傲慢与自大。对人礼貌,是别把自己的身份看得太高,而贬低他人的行径。

无论处于何种地位,在人与人的交往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高人一等,谦卑终究是人的最大的福气。

懂得谦卑,就是在自己的名片上增光加彩。人前待人和蔼谦逊,与其说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对自我实力价值的肯定。

孔融三岁能让梨,是骨子里的谦逊,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是内在的涵养。这些高层次的人,他们的心就像是滔滔江水,既包含着他人的漩涡,也隐藏着自己的惊涛。

最重要的礼数,是理解

在《朗读者2》的一期节目中,董卿采访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由于老先生98岁高龄了,身体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采访。

为了听清楚老先生说的话,董卿半跪在地上让耳朵靠在老先生身边,仔细聆听着他的一字一句。

董卿这个举动,不仅体现了个人内心深处的深厚品质,更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赏和支持。

一个人最大的礼貌,不在于他与对方说了多少好话,而在于懂得倾听,让人与人的心灵的距离靠得更近,给对方充分的理解和温暖。

高尔基曾说:“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可以这么说,理解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不懂得理解他人的人,只会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不明白基本的礼貌,也会在“为人处世”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礼数是什么?不仅是待人有礼,用自己的内心的恭敬去拉近双方的关系,更是理解对方的不易和需求,给予人性的关怀和温暖。

许多人因为礼数而失了分寸,许多人因为礼数而败了人品。礼数不能决定人的未来,却能为你打造一个鲜明和蔼的形象。

这个社会许多人,为什么经历得越多人越懂得礼数?因为人与人交往是社交的基础,在交往中他们内心的得到了充分的修炼,知道有礼有节的人生才能更加顺畅!

本文原创作者:舒山有鹿(全网同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