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桂宽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他是否能获得成功与快乐。保持消极的心态,就会有消极的人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就会有积极的人生。而要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有一个心理学家找了9个人做实验。他说:“你们9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9个人听明白了,哗哗啦啦都走过去了。走过去后,心理学家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9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9个人吓了一跳,庆幸刚才没掉下去。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心理学家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 诱导了半天,终于有三个人站起来,愿意尝试一下。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几步就趴下了。心理学家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哗啦啦”都走过来了。只有一个人不敢走,心理学家问他,怎么回事?这个人说,他担心网不结实。 心理学家又做了一个有点残忍的试验。他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死囚的眼睛,捆绑在床上,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然后他们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心理学家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发现死囚死了,脸色惨白,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滴出来,他被吓死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曼博士,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找了一万多人做心理实验。其结果显示,对前途和未来持冷淡态度是身体健康不良的前兆。塞利曼断言,长期有绝望意识的人,其死亡率高于心脏病、癌症和其它病造成的平均死亡率。悲观的人往往会无病成有病,小病成大病,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可见,悲观失望是人生的大敌。 心理学家试验揭示的原理是心态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理,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能力。所以心态好,生理健康,能力增强;心态不好,生理差,能力差。心态就具有这么大的力量,从里到外影响着我们。比如很多人身体不舒服时,就老怀疑自己得了这病那病,整天陷入恐慌之中。其实大多时候,这只是小病或没有病,只不过是心病而已。心病还需心药治,不要猜疑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病自然会消除。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10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这说明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悲观失望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乐观者一生中最大的收益是身体机能完好,生命自然会充满激情与活力。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要学会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要拓宽兴趣。兴趣越广泛,生活越丰富、越充实、越有活力,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要憧憬未来。追求美好的未来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经常憧憬美好的未来,才能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只有我们塑造了良好的心态,才能使自己经常处于乐观的情绪当中。好的心情会使我们产生向上的力量,使我们喜悦、生气勃勃、沉着、冷静、缔造身心和谐。 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时时地寻找快乐的时光,躲避那些不快乐的时光,才会赢得快乐的人生。(图/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