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有一首诗,没头没尾,对仗还不工整,却成千古名篇,流传至今

 无风起念 2020-07-25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宝藏,比如李白便是其中之一。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然而,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却写出了一首没头没尾,并且对仗不工整的作品。最令人感到无奈的是,这样一篇作品竟然还成为了千古名篇,它就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对于这首诗,倘若从字面上而言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弃我而去的,我已然知晓昨天已不可挽留,而扰乱我心绪的,则在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我正好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想要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就像是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而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来想要借酒消愁,但是却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

我们都知道,唐诗讲究的是对仗工整,讲究的是整齐划一,因此我们很难看到一首句子之间字数不相等的作品,但是这篇文章的开头,显然就打破了这个定律。当然,这两句话不仅仅

是对仗工整的问题,还有些许的没头没尾,显得非常突兀。但是便是这样两句不符合文章的句子,确实是李白内心的真实写照。

此时的李白,心中非常苦闷,他邀请叔叔李云宣一同饮酒,想要派遣内心的忧愁。他对过往是非常留恋的,但是那些都早已经逝去,他深知自己已然无力挽留。而如今发生的一些扰他心绪的事情,依旧困扰着他。

其实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于742年,此时的李白踌躇满志得想要在京城大展身手,但是可惜的是,他仅仅只获得了一个翰林院的小官,并且还在两年后因为被陷害而离开了朝堂。如此场景,对于李白而言,是非常难受的,他灰溜溜地来到了宣州。而后不久,他的叔叔打算离开宣州了,于是李白便做了这首诗来送别对方,也将自己的心境表露其中。

参考资料:《全唐诗》、《唐诗宋词鉴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