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常见症状与体征:高血压

 山河教育网 2020-05-06

一、定义

1.凡血压增高超过正常年龄儿童95%。

2.必须3次不同测量血压都高,才可诊断高血压

3.正常儿童收缩压=年龄×2+80mmHg(lkPa=lmmHgx0.133)。

4.舒张压=收缩压的1/2-2/3。

5.高血压标准是:学龄儿童前血压>120/80mmHg(16/10.6kPa)。学龄童血压>130/90mmHg(17/12kPa)。

二、病因

1.原发性

(1)在儿科原发性高血压仅占20%左右。

(2)遗传因素:常有明显的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性钙和钠离子转运障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平衡失调及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3)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4)膳食中食盐量过多可导致高血压,而摄盐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

(1)在儿童期高血压绝大多数(约80%)是继发性高血压,不同于成人高血压(约80%是原发性高血压)。在儿科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是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2)内分泌疾患如肾上腺疾病,见于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

(4)颅内肿瘤、出血、水肿、脑炎等可致颅内压增高伴有高血压,或影响自主神经稳定性使交感神经兴奋。

(5)铅、汞中毒、维生素D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卡因、兴奋剂。

三、临床表现

1.轻度高血压

(l)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多为轻度高血压。

(2)患儿常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时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

2.重症高血压

(1)患儿可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更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呕吐、惊厥、偏瘫、失语等高血压脑病症状(属高血压危象)甚或心绞痛、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症状(属高血压并发症)。

(2)晚期则可发展成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硬化)。

3.嗜铬细胞瘤  可有阵发性高血压、表现多汗、心悸、心动过速、体重减轻。

4.皮质醇增多症  可表现为肥胖、体型变化、乏力、多毛、瘀斑、生长缓慢。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周期性肌张力、软弱、低血钾、手足搐搦、多尿、烦渴。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首先需鉴别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2.原发性高血压可依患儿的年龄(通常在l0岁以上年长儿),血压轻度升高,体重轻到中度肥胖,阳性家族史,没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及体征等来提示诊断。

3.做出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的诊断。

4.需除外精神和心理因素及某些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低盐饮食(限盐2-2.5g/d)。

2.药物治疗

(1)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效果不满意时再加第2种药。

(2)注意降压幅度不要太大、不可骤停降压药。

(3)须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

药物特点
利尿降压药对高血容量性高血压应首选,如急性肾炎并急性循环充血等情况。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
肾上腺素能(及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酚苄明、哌唑嗪、普萘洛尔、拉贝洛尔
血管扩张剂直接扩张小动脉平滑肌。如肼苯达嗪、二氮嗪、硝普钠、米诺地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更适用于高肾素性高血压,如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拉、依那普利
钙通道阻滞剂尼奠地平、维拉帕米
交感神经剂甲基多巴、可乐定
3.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1)首选硝普钠。
(2)在血压监测下用药,注意最初6小时降压幅度不宜太大,最好降至原高血压的10%-20%。
(3)在以后24小时使血压得到控制,改为维持剂量,血压稳定后再递减降压药的剂量。

致谢本文来源:网络及网络投稿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本文小编以欣赏、学习之意发布,谢绝商业传播及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