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儿科学:猩红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山河教育网 2020-05-06

猩红热

1.病因

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对人类的主要致病菌株。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呼吸道飞沫传播。

2.临床表现

分期

特点

前驱期

起病急,发热、体温38℃~39℃。咽痛、咽部及扁桃体充血可见脓性分泌物、草莓舌

出疹期

起病24小时内出疹, 24小时布满全身。全身皮肤在弥漫性充血发红基础上广泛存在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压之褪色,触之似砂纸感,口周苍白,可见帕氏线

恢复期

一般情况良好,体温降至正常。疹退l周后开始脱皮

3.治疗

(1)-般疗法:休息,对症处理。

(2)抗菌疗法;青霉素710天,过敏者用红霉素。

4.预防:隔离传染源:隔离至痊愈及咽拭子培养阴性(重点)。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特别提示:

溶血链茵呼传播,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红皮疹,疹退片状皮肤脱。卧床隔离青霉素,防控肾炎风湿毒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1.病因:病原为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简称痢疾杆菌。我国福氏志贺菌多见:

2.临床表现和分型

 (1)潜伏期:多数为l~2天,短者数小时。

 (2)临床表现:起病急骤,高热可>40℃,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在发热、脓血便2~3天后发展为中毒型。

  (3)类型:①休克型;②脑型即呼吸衰竭型;③混合型。

3.治疗

  (1)降温止惊:

  (2)抗休克治疗:①扩充血容量;②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东莨菪碱、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微循环;③糖皮质激素;④纳洛酮肌注或静注。

  (3)防止脑水肿和呼吸衰竭:颅压高者用20%甘露醇,严重病例短期用地塞米松,呼吸衰竭者用呼吸机治疗。

  (4)抗菌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

特别提示:

    急性危重速休克,病原菌属为志贺:先休克,后腹泻,冷水灌肠查脓血。扩容纠酸上激素,强力抗茵用广谱。,

    解释:“先休克,后腹泻”指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等中毒症状在先,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