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马塘水质清浊的变迁

 草根随笔 2020-05-06

在我家楼下有个走马塘,西起封浜,往东北流经南翔、大场镇,至江湾镇淞沪铁路接小吉浦。长约20.8公里,底宽6米,河底高程0米。原走马塘至江湾镇以东分南北两支;南支经虬江至沈家行市入黄浦江,北支接袁长河、钱家浜入黄浦江。现小吉浦以东至复旦大学西北角一段已填没。横跨嘉定、虹口、杨浦、宝山区。可通航10~15吨级船舶。除市区河段水质受到污染以外,其余河段均有灌溉之利,受益农田约1100公顷。

据百度百科称:走马塘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王钱镠所凿,故曾称钱溪、钱家浜。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所部曾屯兵江湾、大场一带。期间,韩世忠经常率领军士在钱溪附近走马练兵。后人为纪念韩世忠,把钱溪改称为走马塘。走马塘之名最早见于明万历年修撰的《嘉定县志》之中。邑人周兆渔曾有诗赞:走马塘边走,寒云澹放晴。千畦腾水气,万叶战秋声。林鸟语谁解,岸花开不名。竹桥潮半没,难觅于陂行。

我所说的“走马塘”是我家下面的河道,称为“东走马塘”,东走马塘位于杨浦区北部东起军工路,它在军工路的西侧杨树浦港,东越宁国北路,过控江新村、中农新村,入虬江。长5公里,宽2030米,水深3米左右。现两岸多工厂、住宅,水质曾经严重污染,剩下的作用只有排涝

说起这个走马塘,我从小时候就与之为伴。在我记事起,走马塘河水清清,大热天就经常看到有很多大人在河里游泳,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发出在河里游泳有生命危险的警告,也确实时有死人的消息传出,但听者聊聊,夏天依旧有人在河里冒着生命威胁“学习”浪里白条(水浒中的水军头领)游来游去,爽啊,凉爽权盖过了生命权。

不知何时,从农场回沪(文革结束不久)就发现这条河开始慢慢变质了,固然还是有少许人依旧在河里“凉快”,却是“一年不如一年”直至有一年在这条河里再也不见人影,走马塘也渐渐淡出了我的世界。

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在走马塘边安家落户,再次开始关注起这条河来了。

也难怪,不关注也得关注,每年夏天的河水翻黑发愁,看河面是漂浮的垃圾随着水流不断流过,黑色小泡咕咚咕咚的不停上冒,沿途“单位”的污水不加处理排入走马塘已经成了常态,排污单位还包括了肩负环保重任的黄兴公园,虽然不是每天,但也经常会看到黄兴公园的污水咕噜咕噜的排入走马塘,尽管我住在高楼,依然也是臭气熏天,这种无名臭气盖过了黄兴公园树木带来的新鲜空气。因此,二十一世纪初的夏天我家靠走马塘一侧的窗户基本是关着的,尽管政府治理河道的口号始终就没有停过。

我又能做什么呢?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河道“增加负担”(不往河里乱扔东西)。

时间是过的飞快,瞬间就到了2010年的中后期,感觉到河里的“噪声”繁忙起来,河里几乎每天都有机帆船发动机的噪声,打开窗户一看,原来船上的“船工”是一支施工队伍,因为河道内残留大量块石、残桩、沉没的破船等障碍物,是河道常年难以疏浚的障碍。因此在疏浚前就出动了清障抓斗船,配合潜水员进行全面清除。施工时,水上抓斗式挖泥船和驳运船马力全开进行清淤。

再后来夏天开窗的天数是越来越多,臭气也越来越淡,河里还多出了一排排的“绿化”,在水里“种绿化”是近年来科技治河的新鲜事物,然而,随着新鲜事物河中“绿化”的增加,河里的水质却是越来越清了。

看新闻政府治理河道不再流于口号,是真正的行动起来了,河道两岸的环境也是越来越美了,看来杨浦计划实现全区河道消除黑臭,为完成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的目标已经实现。“全面提升河道周边环境,为居民营造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不再是一个口号了,是真正的得到了落实。

污染时期所盼望小时候走马塘的清水已经基本实现,几十年来目睹了走马塘水质的“清--清”的变迁,对政府得看法也随着河道得变迁而变化,完成了“信任-失望-信任”得变迁。

五角场的地下迷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