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弑其君王延羲而篡位的朱文进正式被后晋出帝石重贵册封为闽国王。但是,朱文进在福州的统治并不稳固,他也要面对来自建州王延政的威胁。朱文进夺位后,王延政立刻派兵攻打福州。 虽然王延政的建州殷国被人讥为“五县天子”,但是其实力与福州闽国相较起来,也不算弱。朱文进篡弑称王之后,其实还有一定的优势,地理位置颇为重要的泉州被朱文进派出的泉州刺史黄绍颇所控制。但是,王延政的王氏宗室身份又使他对福州的征伐有了一定的政治优势。 在朱文进夺位后不久,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采取措施诛杀了泉州刺史黄绍颇,自称统军兵马使,并派亲信陈洪进带上黄绍颇的首级赴建州向王延政投诚。在留从效的影响下,原本取观望态度的漳、汀二州也表示臣服于王延政。 闽国三王祠 这些州郡的反水,令困于福州的朱文进、连重遇便陷入极度孤立的境地。在这种情势之下,福州城内原建州军官林仁翰发动兵变,将连重遇杀死,接着又杀死朱文进,投降王延政,殷国军队统帅吴成义被迎入福州城。王闽政权的旧臣“共迎殷主延政,请归福州,改国号曰闽”。但是,当时闽地又面临着南唐大军侵的问题,“未暇徙都”,王延政复国号为闽,以福州长乐府为南都,建州为北都,控制住了闽国全境势力,但是此时国势衰微,已近灭国不远了。 闽国天德三年(945年)二月,南唐元宗李璟发兵攻建州。当时,代表王延政镇守福州的是其侄王继昌,被封为同平章事、门下侍郎,受命都督南都内外诸军事,与王继昌同去的还有镇遏使黄仁讽。然而,这位王继昌却是一个“暗弱嗜酒,不恤将士”的纨绔子,故而导致“将士多怨”。 闽国 当时在福州还有一个叫李仁达的将领,此人是王审知家族的光州同乡,在元从都指挥使的位子上干十年之久。在王延羲在位时,李仁达曾经叛投建州王延政。朱文进弑君上位后,李仁达又叛投朱文进。反复无常、朝秦暮楚,朱文进没有任用此人。王延政重新夺取福州之后,李仁达又投靠过来。 当南唐大军压境,建州可能不保的时候,李仁达又萌生了叛变反水的念头。于是,李仁达游说镇遏使黄仁讽和著作郎陈继珣,图谋杀掉王继昌,割据自立:
是月某日深夜,李仁达突然乘夜袭杀王延政留下镇守福州的王继昌及吴成义,控制了福州。但是,李仁达不敢自立,而是派人将福州乡下雪峰寺的方丈高僧卓岩明迎为新君,企图以宗教神秘主义稳定人心,僧人卓岩明被拥立为天子,并以后晋为正朔,向其称臣,李仁达以判六军诸卫事的名义掌握大权。 闽国 福州兵变的消息传至北都建州,黄仁讽全家被王延政杀死。王延政更是派张汉真率5000人马顺江而下,讨伐福州叛军。但是,在黄仁讽的迎击之下,建州而来的军队被击溃,统帅张汉真被俘虏并斩首。然而,不久之后黄仁讽又因流露懊丧茫然的情绪而被李仁达杀死,陈继珣连同一起被处死。李仁达成为福州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傀儡皇帝卓岩明似乎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是年五月,李仁达借卓岩明检阅兵士的机会,派部下刺杀了卓岩明,李仁达自称威武留后,宣布用南唐保大年号,“奉表称藩于唐,亦遣使入贡于晋;并杀岩明之父。唐以仁达为威武节度使、同平章事,赐名弘义,编之属籍。”因为同是李姓,李仁达还被南唐皇帝归入了宗室,这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反水了。 南唐保大三年(945)八月,南唐军队“克建州,执王延政,归于金陵”。然后,“九月,许文稹以汀州,王继勋以泉州,王继成以漳州,皆降于唐。唐置永安军于建州”。这样,南唐通过对建州的决定性胜利,取得了闽地除福州外其他三州的策略性归附,但还要在短时间内拿下福州,才能奠定对全闽的控制。 控制福州的李仁达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企图实现割据自立的目的。但是,南唐终究是要拿下福州的。在此情况下,李仁达求救于吴越,这便引发了南唐和吴越之间的战争。为了撇清与南唐的关系,李仁达还改名为李达。凭借吴越势力而暂时保住福州的李仁达依旧反复无常,他冒险亲赴钱塘(杭州)觐见吴越王钱弘倧,被封为侍中,并赐名李孺赟。 南唐灭闽之后的形势 如果久留钱塘,李仁达不过是一高级囚徒。为了返回福州根据地,李仁达以重金贿赂了吴越内牙统军使胡进思,求归福州,最终遂愿。然而,返回福州后,李仁达又与吴越驻军统帅鲍修让不和,计划袭杀鲍修让,再以福州投降南唐。但是,阴谋败露,李仁达全家被诛,吴越王弘倧以丞相吴程知为威武节度使。 北都建州那边,南唐在消灭王延政政权后,将其全族迁于金陵,封都阳王。但是,原先归附南唐的泉州却发生了变故。刺史王继勋在宣布归顺南唐之后,就被泉州都指挥使留从效废黜。泉州在留从效的控制下,名义上臣属南唐,其实是自立的。不久之后,留从效又出兵占领漳州,以部将董思安为刺史。 南唐保大七年(949年),留从效的兄长南州副史从愿毒杀董思安,自任刺史,南唐中主李璟只得在泉州设清源军,以留从效为节度使。后来,留从效又被南唐朝廷任命为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最后进封为晋江王。留从效的割据政权一直存在,直到北宋建立之后,才臣服于赵氏。 王闽政权灭亡之后,闽地政权分属三家:北部的建州、西部的汀州归属南唐;东北部的福州先属李仁达,终归吴越;东南的漳州和泉州则在留从效的控制下继续保持独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