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所居之處何處耶。丘巒起伏。田畝參差之間。一支淸流潺湲而走。河之岸。丘之麓。此所彼所。構數間之茅屋以居之。沿流南下。陸盡之處即海。踵回而北上。山來谷去。林送森迎。攀峠越嶺。又有一村落焉。更行而前。山窮水盡。然則吾村實陸之一小部分。而不知爲陸之幾百萬倍也。大陸雖遠而無止境。前程渺茫。復有幾萬里之大海。白浪蒼波。繼以日夜。更巡航焉而又有一陸地也。故地也者。海陸實相毘連。山野雖有多少高低。然槪皆扁平。此想像印入于普通人之腦內胸中者固久矣。然而昔時意大利天文學者卡利里。(Galilei) 發明有望遠鏡以供天文研究之用1564——1642 唱道地爲圓球爲行星之一。人皆以爲惑人之說。繫之于獄舍之中。其不見容于當世。蓋可知也。更有超絕非凡之識見與剛毅不屈之膽力之哥崙布。(Columbs “Colombs, Coion” Christopher.) 意國之航海者千四百九十二年發明新大陸千四百九十八年至奧利洛由河(1445—1506) 排斥流俗之妄想。誠前代未聞之冐險。以發見新世界。以實際之證據。證明地形。解釋學理上之羣疑者。皆氏之功也。 太空之中。有一大球塊焉。知其形楕圓。而顏曰地球。記載此地球之形狀搆造等之事實。硏究地上各種之現象。論述土地與人生之關係。是爲地理學。地理學者一科學也。」抑大地者。與人類之生活有最密接之關係。人類之生活。謂爲大地之恩惠。非過言也。然而利用此大地。以成幸福之世界。圓滿之社會。則非人類之經營。何能致此。故硏究係於土地之關係之地理學。其爲吾人之必要者。是不待論矣。 地理學之裨益于吾人也如斯。而世尙不能認地理學之眞價。不能確定其爲一獨立之科學。甚至以地理學隷屬于地質學或史學。誠謬論也。審是則吾又烏能不爲地理學而歎惜哉。 是故地者爲網羅萬種之現象也。地理學者與他科學關鍵最多者也。與他科學混淆者固多。槪論之。實就排列集聚其資料之目的之方法。具一獨立科學之資格者也。例如雨水之降也。沈浸于地下。伏流出而成泉源。細流合而成大河。而說其所以灌漑之利航通之便者則爲地理學。論河海水蒸發而成雲成雨之細密理由。則屬于物理學。或氣象學之範圍矣。更進而言之。地理學若論地味之腴磽與耕牧之適否之關係。則論地下層堆之地質。究內部之構造。爲地質學之所司者也。地理學者言。動植物之分。布者。爲人類生存上必要不可缺之故。而彼之博物學者。探究生物之特性。推定其分。類法。皆各異其趣者也。 其他之地理學。雖或求材料于社會學政治學。或仰援助于歷史學經濟學。要之其爲。一科學之。價値。仍不少減。 地理學分天文地文人文其他者葢指人文言 地理學爲一科學旣得聞命矣然其加此科學于普通敎育學科中之理由及其効用之大要今請更縷述之。 地理學之効用固多。大別爲二。即(1)精神的發達(2)物質的實益是也維持人生一身。保全一國獨立。無形心性智識之發達與有形之物質實益。兩者相須相助而相因者也。在普通敎育上。必養成此兩者之適度。而自然感化之間。養成此思想者。他學科固有之。要不及地理學之居多數。由是以談。地理學爲中等敎育學科之緊要不可缺者。益明矣。 (1)地理學及于精神上之効用 第一思想之擴張 學地理學。擴張思想智識之範圍。是著明之事實也。試住于山間僻邑。考樵夫野人之境遇。日常觸于眼簾者。無非鬱葱之連岸與潺湲之溪流。聞于耳鼓者。無非牛馬之喧與燕雀之囀。只知有吾村。而不知有他地。彼等之世界。雖留于近傍數十里。亦冥然罔覺也。其足跡視綫均限于一小區寰內。若問以世界之形勢。社會之狀態。更莫諳也。故生于如斯山野之邑。養于如斯父兄之家。而欲兒童之觀念。無爲井中之蛙管中之。天其可得乎。吾决其思想之狹隘也必矣。雖然。以如斯之蒙童。一朝入于小學。耳敎師之地理講話。一旦豁然貫通。今而後知吾村之小地球之大。各自生息。地僅其一小局部耳。而地球之大。較諸宇宙之大。則實不啻大海之一滴九牛之。一毛也。智識旣進。思想之範圍。隨之並張。自必有有爲之氣象矣。繼而程度愈進。又知邦制、區域、人種、風俗、農商業、工藝、學術、之盛。况又悟文學、宗敎、之趣味。而明人類生活之程度。文明野蠻之區別。心志高尙。志向優雅。斯可謂得矣。 第二愛國心之興起 學地理學。不啻思想氣力之發達。亦可以富愛國心。抑愛情也者。由親近相知而生也。即吾人之交際上友愛。亦由于互深相知。親之慕子。子之孝親亦因于互最深相知者也。而吾人所以愛慕故鄕者。亦生禀此世以來。其最能知者爲故山之事。此山彼水。皆深銘記于吾之幼心。 此二字係新名詞猶言幼年時代之心思之意 雖欲忘而不能忘。樹蔭之岩根。道傍之野菊。經幾多之年月。而時顯于吾之眼簾前。然則故鄕之山河草木。誠吾之永年之知友矣。 知友即相知之友 由是而吾愛故鄕之情念益熾。吾之故鄕之念。發達而舒暢之。則吾之愛國土之情亦踵生。抑愛國心者。亦由于住其國土而能最知其國情而起也。地理學即爲知各國形勢之學科。與他國相比。然後知吾國內之形勢。故愛已國之情愈切。競爭心亦隨之自然而生。劣者補之。優者長之。至是儼有欲吾國統一宇內之情益旺盛矣。噫!吾支那帝國。固老大帝國也。其國力又烏能望其與歐美諸國而相頡頏也哉。雖然吾國果如是而已矣乎。故吾猶望我有軍艦兵器凌駕彼國之準備以振起敵愾心也。故吾猶望我有文明學術凌駕泰西之資格。以奮起中國魂也。雖然。此等之愛國敵愾之氣象何自耶。曰自地理學。是故地理學者。發育此氣象。間接而有力之學術也。若夫一國之人民。而無愛國之精神者。其國不自然衰滅。 魚爛而亡即自然之衰滅 未之聞也。故愛國心者。爲一國成立之骨髓。養成之道。非一日所能致。故普通敎育。授地理學上之智識。爲將來一國之精神。鍛兒童之心性。以固定其愛國之觀念者也。 (2)地理學及于物質上之効用 第一衣食住之發達 學地理學。知各國人民衣食住之狀態。時相互補其長短。以高尙其生活之程度。 衣服者。因氣候而製作者也。寒烈之、地。故哀斯幾莫、(Eskimo) 住北極帶人種之總稱 剝獸皮以爲衣。炎熱之地。故黑奴、(內格爾人)全然裸體。或有僅纏以草木之葉。稍溫暖之地。剪獸毛以織毛布。寒暖調和之國土。以絹布綿布製爲衣服。衣服不啻關于氣候。且因其國風習慣或生業等。各國各異其趣。調查風俗及服裝。可以發明其便否巧拙。例如職工農夫。從事于勞働者。則必捨無用之長袍。而採輕便之短服。是地理學上之智識。間接媒介。而促人類生活要具之被服改良使然也。 食物與衣服同。由風土而有多少之差違。或主獸肉而以野菜輔之。或主魚肉而以穀類輔之。熱國之住民。好淡泊之食物。寒地之居民。愛濃厚之食物。 故俄人有嗜氷魚羹之癖氷魚羹即類吾湘所謂魚凍子 如斯之情况。亦靡不關于地理學。葢此科學。(指地理學)有裨益于食物之改善進步故也。 室屋亦自國土之情態。生計之程度。而異其構造。有輕便之木造者。有堅固之石造者。蘆舍茅房。高樓大厦。各國之建築。各種之構造相比較。供給其判斷優劣適否之材料。實地理學之任也。 與衣食住相關而爲日常生計上必要之器具者。爲陶器、漆器、金器、石器等。有精製粗製之分。故地理學者。實研究人類生計之要素。關係于衣食住最親近之事件。而高尙。吾人生活之程度者也。 第二生業之振興 由地理學而知各地之氣候地味。且知其生產物。于農業上尤有裨益也。土地或養蠶適宜。或植茶便利。因土宜而更換其耕作耘植之種品。使無荒廢不毛之地。地理學之研究。土地可適宜植物。又可移植產物于各地。或牧畜。或漁獵。皆與地理學有密接之關係。山野富牧草。足以飼養牛馬。海多鮭之出產。洋有鯨之游泳。寒帶北海。則有獵虎膃肭臍、(海獸名)多數海獸之生存。此亦地理學之所應硏究者。彼山爲銀山。此地爲金坑。彼處產石炭。此所出銅鑛。是則皆有大關係于礦山之事業。者也。 產物疊出。工藝踵起。紡績織物等之器械塲。砂糖食鹽等之製造塲。皆與地利有密切。之關係。或直接或間接于地理學。 河海之深淺。山川之趨勢。港灣都市之位置及其繁昌。交通運輸之道。知地理學則斯。學與通商貿易大有關係。無論營何業。宜知悉運輸之便否。道路鐵道航海。皆文明之。利器。苟欲知之。則請學地理學。 因土地之形勢。定彼都爲貿易之中心。定此市爲地方通商之焦點。何種物產爲彼地。所需。皆可按地圖而考之。東洋貿易之中心。不在香港。即在上海。抑吾帝國之要港。今後美國與英國商戰之傾向若何。此皆論世界之大勢之所當知。而亦即地理學中之要項也。 今更進而廣論之。地理學與政治學社會學相關。 是即政治地理學 人種之競爭。人口之增殖。因而生移民之感。某部分某邦國。吾同胞最移住之。人跡未至之國土。遣探險隊遠征隊往之。此等之事業。皆依賴于地理學。 由是觀之。地理學之實益。非僅衣食住及國民之生業而已。且關于一國之盛衰也。若不知地理學之實益効用。則亦曷讀斯文也可。旣讀之而尙謂地理學爲無味乾燥之科學。則吾必叱斯人曰。爾等勿居地球則可以無用視地理學也。勿居地球安耶否耶汝安則爲之。 案地理學分三類。一數理地理學。(Mathematical Geography)即天文地理二自然地。理學。(Natunral Geography)即地文地理三政治地理學。(Political Geography)即人文、地理此科與人類最有關係。著有專書。玆不細贅。可取日人法學士山本信博之「政治地理學」參觀之。 定一《論地理學之効用》,《新民丛报1904卷期: 3卷 11期地理页码: 33-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