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峰日记:5月5日 珠峰大本营 晴转雪

 老沈阅览 2020-05-07

凌晨4点半,我的闹钟响了。据说这时,银河会从珠峰东边的山后移到珠峰的正上方,而月亮会移到西边的山后,天空繁星闪亮。我做了大约5分钟的思想斗争,起来还是接着睡?实在太冷,从睡袋里出来需要很大勇气,可错过了看银河的机会,我一定会遗憾万分。于是我咬着牙钻出睡袋,一件一件穿衣服,抓绒衣、羽绒服、羽绒裤,立夏的凌晨,我武装得像个宇航员一样出门了。

上次看星空是凌晨2点钟,天蝎在珠峰的东边,北斗七星在天顶。4点半的时候,天蝎到了珠峰的西边,北斗七星勺子朝下,立在珠峰对面的天边,那勺子愈发大了,仿佛它再沉下一些,就能从天边舀出曙光来。银河不像一条河,而像一条细长的嵌满宝石的绸带,像一片闪光的彩云,从珠穆朗玛峰的头顶伸出,横跨整个天空。我安静地站在黑暗的旷野中,像个接受洗礼的孩子。5点半,云朵突然从四面八方的山后向天空中央聚拢,仿佛给满天的星星盖上了羽绒被。我想,星星该睡觉了,人间该醒来了。可眨眼的功夫,云朵又飘散得无影无踪,莫非他们在玩“快闪”。

今天下午,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党委书记、2020珠峰高程测量前方宣传组第二阶段组长徐志军入住珠峰大本营。徐书记来的时候,恰巧测量登山队员们正在大本营旁山坡的冰雪上训练,他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个多小时。和昨天相比,队员们操作仪器更加熟练了。他们看上去已经为登顶测量做好了准备。珠峰天气瞬息万变,目前大家都在等待好天气,一旦窗口期来临,一声令下,队员们就会往峰顶进发。

测量登山队员在练习仪器操作。

最近采访了几位测量登山队员,其中一位名叫邢雄旺的队员是位“测三代”。1975年珠峰高程测量时,邢雄旺的爷爷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炊事班长。每天晚上,他都提前准备好食材和调味品,盯着办公楼,灯一熄灭,他就知道科研人员加班结束了,赶紧为大家做夜宵吃。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邢雄旺的叔叔在原国家测绘局财务司工作,负责为测量任务采购仪器和装备。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邢雄旺毫不犹豫地提交了申请书。当得知他入选测量登山队后,叔叔特别高兴,不断地打电话、发信息鼓励他。

邢雄旺

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邢雄旺和队友们进行了12天的适应性训练,那时前进营地没有手机信号,他12天没和家人联系。下撤那天,到了5800米营地,手机终于有信号了。邢雄旺第一时间与妻子进行了视频通话,他知道妻子牵挂他,他也牵挂妻子和两岁半的儿子。电话接通了,妻子看到邢雄旺,听到他的声音,就把头转过去不吭声了。邢雄旺看着她抖动的肩膀,知道她在哭。丈夫12天没有消息啊!11天在充满风险的高山上,她哪一天不焦虑重重,不胡思乱想,不彻夜难眠?邢雄旺也12天没洗脸了,脸上晒得一片乌黑,他怕妻子看清楚了更加心疼难过,连忙把相机镜头反转,对着美丽晶莹的冰塔林,转移话题,让妻子和儿子欣赏美景。自年初开始训练以来,测量登山队员们为了使命和梦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邢雄旺已经写好了入党申请书,计划在出发向封顶冲击时提交。

吃过晚饭,为了搞明白关于重力测量的疑惑,我采访了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国测一大队)总工办副主任何志堂。何志堂是重力测量专家,2017年入选能源化学地质行业“大国工匠”。他曾前往南极,使我国首次在南极建立了重力基准,他曾在珠峰海拔5300米的地点,测定出我国目前最高的绝对重力值。何志堂待人和蔼有礼貌,非常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很形象地向我讲述了重力测量的知识。他说,“很多人接触几次,我总是记不住,我觉得我记住你了。”这让我感到荣幸。

何志堂

此刻,大风又吹得帐篷不停摇晃。我还有一个宣传材料要赶出来,今夜不知几时入睡。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的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编辑部依然灯火通明,同事们正在紧张地编辑明天的报纸版面。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天气快快来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