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贡品——沙苑子

 65顽童 2020-05-07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又名“潼蒺藜”、“夏黄草”等,主产于陕西大荔县沙苑一带,其学名为皇帝亲赐。据传唐玄宗之女永乐公主少时体弱多病,“安史之乱”时奶奶带她逃到大荔县沙苑,被一位70多岁老人收留。她每日除家常便饭外,还常喝老人给她配制的一种茶。两年之后,公主竟病患全无,脸色红润、眼睛明亮、娇美动人。后她离别时,老人又送她一葫芦药并说:“此药既可治先天不足,又可治后天之伤,你留着备用吧!”公主回宫后将此药献给皇兄肃宗,肃宗连服半月,便觉精力充沛,目明心爽,便赐其药名为“沙苑子”,并指定为贡品。中医学认为,沙苑子性味甘、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明目、固精的功效,可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尿、尿血、白带等症,是一味补气要药。《本草纲目》上曰:“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颇有良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沙苑子中含有与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有密切关系的必需之微量元素,如造血不可缺少的铁和铜、内分泌激素的关键成分锌与锰等,并且还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这就是沙苑子神功奇效所在。硒元素是在1957年被发现的一种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是机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一个构成部分,这种酶具有抗环氧化和抗过氧化作用,因此能阻止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形成。而这两种物质会诱发癌症,促使人体衰老。因此,硒能起到抗衰老、抗癌肿的作用。而且它能使镉、汞、铅等重金属毒性发生逆转,从而起到解毒作用。据临床实验表明,如果人体长期缺乏硒,那么癌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同时会引起克山病、溶血性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民间常用沙苑子15克煎服,对体虚、腰酸背痛者有良效。若久病体虚、视力减退,可用沙苑子、枸杞子、熟地各9克,水煎服,也颇为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对阴虚火旺及小便不利者应忌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