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不觉中: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或成日本的“天下”

 冬不拉拉 2020-05-07

最近和一些朋友讨论了日本的XF9-1战机发动机的情况,普遍国人对日本的认知是:日本航空发动机特别是战机发动机没有国产化的能力,只能依靠欧美。这也是很多人说“日本航天技术不行”的原因之一!确实,二战以后日本的航天技术断代,近年的航天技术都是二战以后日本重新积累的。日本现在虽然没有大范围制造航天航空用引擎的能力,可是却不可忽视日本企业在其中的作用!在不知不觉当中,世界上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日企已经占据了很大比例!

不知不觉中: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或成日本的“天下”

XF9-1引擎的制造

去年日本公开了XF9-1的测试视频,瞬间将“日本战机引擎”的话题推向了一个高峰。其实现在XF9-1战机引擎还是实验阶段,也不需要过分的解读太多,虽然其推力等指标,是对标美国的F-15以及俄罗斯的Su-35,但是想要真正达到美国和俄罗斯的水平,还需要很长的时日。

XF9-1对于日本来说,其实算作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机,之前因为一些条约的限制,日本不能够开发战机引擎,只能依靠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终于有一台引擎可以在实验性能上比肩欧美了,这对日本而言,可是追赶了几十年。

在发动机领域的日本企业

喷气式飞机引擎的生产,基本上是被三家公司垄断,美国的通用电气、普拉特·惠特尼集团以及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日本的现在虽然没有办法自己生产,但是日本的产品以及技术,在这些航空发动机厂家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应用,在机场停的飞机当中,至少10%~20%的零部件或者技术是由日本公司提供的。

通用电气GEnx发动机,是双转子轴流式大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目前搭载在波音787、747-8之上。其中的高压压缩机以及低压涡轮中的零部件,日本企业占据了15%以上。空客A320以及波音737搭载的新型PW1100G,是日本、德国、美国的5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引擎,日本部品占据了23%以上,其中的燃烧器、低压压缩机等都是日本公司提供。

在连接发动机内部用的涡轮轴承方面,日本的IHI拥有绝对优势,特别是超过3米的高精度轴承,日本占据了70%的份额。

不知不觉中: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或成日本的“天下”

素材方面原本就是日本的强项,波音787开发当中,使用了日本的碳素纤维。现在能够在航空领域使用的碳素纤维,日本厂家(东丽、东邦、三菱)占据了70%的份额。在未来轻量化的趋势当中,必然碳素纤维的应用会更加广泛。旅客飞机的喷气式引擎中的风扇,是用钛材料做成的,钛材料要比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更强,比重较钛材料重,达到了4.5左右。但是碳素纤维的比重是2以下,如果使用碳素纤维的话,必然会使得飞机更轻。

设计引擎风扇部分时,设计人员会考虑如果风扇脱落的情况,为了保证风扇脱落后,不会影响到客舱,在风扇周围会有钛材料外壳来保护。大型引擎直径会超过3米,外壳要比风扇本体重很多,如果这些材料全部换成碳素纤维的话,能够减轻数百公斤的重量。

不知不觉中: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或成日本的“天下”

黑色的风扇为碳素纤维做成的

另外,碳素纤维的自由度很高,其形状局限性少。坐飞机的时候,各位可以留心观察一下,飞机两侧引擎的风扇部分,现在一般是金属材质的。但是在近年,黑色的风扇逐渐增加,那就是用碳素纤维做成的。比如日本航空公司导入的787飞机,其风扇部分就是采用了碳素纤维复合材料做成的。

飞机引擎部分的零部件,精度要求很高,日本的森精机、马扎克、牧野等公司生产的设备加工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其生产要求。在前文说的几家喷气式引擎生产工厂,大多使用的也是日本公司生产的设备

涉及发动机核心的日本技术

不知不觉中: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或成日本的“天下”

此前日本公司就已经进入到了航空用发动机研发的各个领域,但是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高压涡轮方面一直没有太多的建树。喷气式引擎从原理上来说,从燃烧仓到涡轮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温度越高,性能就越好。许多公司将如何提升气体温度作为一个长期课题来进行,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

现行的做法一般是考虑耐热涂层加冷却技术,来提高其耐热温度。在耐热材料方面,日本公司名列前茅。在Ni材料当中加入各种稀有金属材料做成合金,然后使用合金材料提升耐热性能成为一种趋势,而这种趋势的主导,就在于日本公司。日本全日空787所搭载的不锈钢涡轮扇叶,就是采用日本材料研究机构开发的合金做成的。

不知不觉中: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或成日本的“天下”

碳化硅纤维

日本还有另外一种耐热材料,那就是碳化硅纤维。采用碳化硅纤维做成的复合材料,已经使用在许多发动机的关键部品之上。Ni系超合金和稀有金属做成的合成材料,比重在8~9之间,是之前的主流,耐热温度在1150℃左右。而碳化硅纤维合成材料,比重要轻了3倍,其耐热温度能够达到1300℃。如果采用碳化硅复合材料的话,不仅能够达到轻量化效果,还可以改善燃油效率。所以,现在碳化硅纤维材料作为后续发动机的核心材料引来了世界的瞩目,而此材料,目前据我所知,只有日本公司可以生产制造。比如宇部兴产、日本碳素等。

但是这种材料很贵,同等重量的材料可以比肩同等重量的黄金!可这并不影响其在航空领域的使用,美国通用电气已经采用这款材料开发了新型737、A320用的引擎。

日本能否造国产引擎?

当我们了解到飞机引擎中日本企业的作用以后,在想一下,日本是否可以造国产引擎呢?

打造国产飞机引擎,是日本许多设计人员毕生的追求。前文说的XF9-1,就是经历了多代更迭。XF9-1的涡轮入口温度可以达到1800℃,这点在世界上都是顶尖的水平。这款引擎的推力设计是15T,也是目前世界上顶尖的设计。可以说,日本现在实验的这款XF9-1引擎,是结合了日本现有技术的结晶。

不知不觉中: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或成日本的“天下”

XF5引擎

XF9-1的定位是“战斗机引擎”,在此之前日本开发了XF5战机引擎,可是推力只有5T,实在是无法支撑下一个时代的战机。另外,日本对标的F-22引擎F119,是美国在30年前开发的引擎。这个让日本现在引以为傲的引擎,依旧落后了美国至少30年!

日本打造国产引擎,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打造一个世界超一流的引擎,道路还是非常远的!

结束语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并非想要讨论日本航空技术有多么的落后或者先进,而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两个事情:

1,日本在努力补足自己的短板,而且是切切实实的行动;

2,日本的很多行业,还是有技术沉淀的,在某些领域,已经遥遥领先,切不可盲目自大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