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会让你发觉健康之美,感到幸福快乐、淡定从容、内心强大,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虽然自律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成功的人往往都非常自律。可到底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自律?很多人其实对自律有非常大的误解。 有人说,不社交、不交际,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想要达成的某个事情上就是自律。也有人认为,苦心钻研,不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某项壮举是自律。还有人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密密麻麻,认为这样就算是一种自律。可实际上,真正的自律是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当你误解了自律的真正含义之后,凭借自己误解的自律到了极致后,你不仅离成功越来越远,同时还会丢掉3样非常珍贵的东西。
丢了朋友如果一个人不合群,那么只会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自卑到骨子,要么是自傲到极致。自卑的人不合群,自然算不上是高境界之人,因为他连自信都没有,就别谈什么境界了。而自傲的人不合群,往往都自认为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一旦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都不是自律的人,他只能算是一个“偏执狂”而已。偏执的人,从来不爱跟人交流、沟通,他们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把全身心精力都集中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美其名曰“自律”。然后以此为借口,拒绝社交、拒绝人际交往。
丢了资源一类是喜欢埋头钻研的人,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时空角苦心研究。另一类则是喜欢借助资源的人,喜欢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对接来完成某个项目。前者喜欢用“自律”来标榜自己,后者则更喜欢借力“资源”来实现目的。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这些都跟“自律”没有太大关系。对于苦心钻研的人来说,这样的做事风格能够让自己在某个事情或者项目上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而借力资源的人,则走向了“资源互换”的截然相反之路。从大多数成功者的案例来看,具有更多资源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丢了自由自由是一个非常难以标准量化的词,每个人都会对自由有不同的理解。都说自律到极致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那也仅限于部分人的看法而已。无可厚非,能够正确对待自律的人,通过自律让自己获得了更大的成就,解放了身心,获得的财富自由或者身心自由当然是极好的。可要是误解了自律,把每天时间安排得密密麻麻,让自己每天的都忙得喘不过气来,这样的结果到底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吗?此前看过一个香港富豪体验穷人生活的真人秀节目,富豪在体验前乐观地说:“我始终信奉自由市场。只要你有斗志,弱者亦可以变强者。” 当你误解了自律的真正含义,然后为此而付出到极致之后,可能会丢掉朋友、丢掉资源、丢掉自由。当你在追求一个错误的“自律”时,其实就是在逐渐远离成功。如果仅仅只是做一份计划书,那么这不算是自律,顶多算是作息规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