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卫:上市西药有1万多种,但90%都已被淘汰

 繁星1 2020-05-07
摘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西药产生(上市为标准)过1万多种药品,但90%都在使用中淘汰了。通过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9)》及具体案例,尤其是与中医药横向对比,我们更能理解其中的原因。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是我国该领域最权威信息。2019年的年度报告已于2020年4月10日发布。2019年的统计显示:按照来源类别统计,化学药品占84.9%、中药占12.7%、生物制品占1.6%,无法分类占0.8%。

也就是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西药占据绝大多数。

该报告所依据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共417个品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4.8万例次;中成药部分涉及共268个品种,2019年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9万例次。

核算西药、中药品种数/不良反应事件数可知:从品种比例数看,中药占西药的64%(268/417),从不良事件比例看,中药占西药13%(8.9/64.8)。在不考虑两类药品使用人次的情况下(材料欠缺),西药不良事件比率是中药的5倍(0.64/0.13%)

不仅如此,西药严重报告8.8万例次,占13.5%,中药严重报告6,692例次,占7.6%。从严重报告占比看,西药比中药要高得多。“严重不良事件”,包含严重致残、致伤甚至致死事件。在考察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严重报告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该报告虽然提醒“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多了,并不是说明药品安全水平下降,而意味着监管部门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全面”,但通过与中医药的横向比较,依旧可以清晰看出两者的差距。

上述比较主要是基于化学药和中成药的比较。传统中药汤剂的毒副作用比中成药、中药注射液更低,中医的拔罐、刮痧、推拿、艾灸等外治疗法的安全性方面,更是有着西医药完全不具备的优势。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黄帝内经·太素》认为,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医药的副作用少,因为几乎所有的原材料都来自于自然,包括植物、动物、介贝、矿物等。以上这些物质主要是通过内含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为细胞的一部分。西药则不同,几乎没有什么成分能在体内留下来。

美国医学博士Ray Strand研究的发现:美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新药,在上市前仅能发现的严重不良反应不足50%。也就是说,至少一半的严重不良反应是上市后发现的,这意味着每一位使用药物的病人都是该药潜在的“小白鼠”!

多么无奈的现实。

事实上,西药的不良反应是公众认可度、认知度较高的现象,已上市但又被淘汰的西药案例实在太多了。

据新华网2005年8月报道,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关节炎镇痛药“万络”可能导致全球6万人死亡,全球有约2000万人服用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发布报告称,“万络”具有引发心脏病的副作用。默沙东公司迫于压力,于2004年9月决定在全球停止销售此药。该药仅在美国就已有4200多起诉讼案。

此外,中国人都熟悉的退烧“神药”安乃近曾经风靡世界大半个世纪,但最终发现安乃近会导致肾毒性、皮疹、粒细胞减少等多种不良反应。例如,在2008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通报》(第2期)中,共收集到有关安乃近的不良反应92例,其中死亡高达19例。2020年,我国正式宣布停止使用安乃近注射液及相关药品。而当前,布洛芬正在替代安乃近。谁知道布洛芬在什么时候被宣布成为下一个安乃近呢?

历史上,反应停、氯碘羟喹、二磺二乙基锡、二硝基苯酚及苯丙醇胺等,都因为严重致畸致死而退出市场。使用能超过100年的西药,简直难找,而中医药的许多方子,从《黄帝内经》、《伤寒论》到《本草纲目》,一口气就用了几千年、几百年。

非典、新冠肺炎大爆发了,在西医药束手无策的时候,中医药不是依据古老的《伤寒论》,研发出了有效的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排毒汤等多种药物吗?

西药和中药,这就是差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