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西被统称为“两广”,为何没有两湖两河两山? 由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及处于同一地缘文化的原因,中国有不少省份会被“合并同类项”称谓:比如黑吉辽被称为“东三省”或“东北”,广东、广西、福建在明清时期则被为“南三省”,也就是岭南三省的意思。 清朝初期还设置了江南省,大概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等地,江南省与江西省一起,都归属两江总督衙门管辖治理,被合称为“两江”。 后来随着江南省分拆为江苏和安徽,所谓“两江”地区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 此外,湖北、 湖南因都曾属于清朝湖广总督衙门的管理范畴之下,自然也就有“两湖”的说法。 随着湖广总督衙门的撤销,继之以湖北巡抚衙门、湖南巡抚衙门,“两湖”的称谓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地理概念上的“两河”——河南河北,“两山”——山西山东,在近代历史上因没有同属一个行政区划的经历,亚文化也并不太靠近,自然不太会被捏在一起说事儿。 但是,除了两广地区的说法,至少东北(三省)的说法也完整沿用到今天了。 两湖两山两河的说法都不存在了,为何两广之说却传承了下来? “两广”的说法起源,自然也是始于清政府所设的两广总督衙门,这与两江、湖广(两湖)、东三省分别源自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东三省总督衙门并无二致。 到了清末民初,两广总督府也被裁撤了,广东、广西都以省级单位的面目独立存在。但是,作为中山先生开展革命的两大基本盘,广东广西在政治、军事上依然联系紧密。 特别是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管辖的两个完整的省份,就是广东大本营以及李、黄、白治下的广西。广东广西也是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的主要后盾。 抗战期间,广东广西同属于同一个战区,基本可称为两广战区;加之解放战争期间广东(含海南)、广西等地都是最后解放的地区之一,也是搬迁到广州的国民政府最后控制的地区之一,这让两广的紧密联系至少持续到了1949年。 除了政治、军事的传统渊源之外,广东广西无论是从亚人种(古代百越人与汉人混血)、亚文化(包括语言、风俗习惯等)都有着相同或极其接近的共性,这也是两广之说不但延续下来还将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三省说法的延续下来,情形基本与两广类似。而两湖两江两河两山等说法的不成立,既有历史割裂的因素,更是归属不同亚文化的必然产物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欢迎交流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