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历史年代歌,太有才了!

 山乡老人与海 2020-05-07


本年代歌以州、郡为主线,徽州六县变化为附线,其间县名的变化有简有略,请提宝贵意见,以便修改完善。



     春秋战国漫悠悠,百越盘踞大扬州。1

    吴亡属越后属楚,秦并天下定郡县。

     鄣郡析自大会稽,歙黟建县属鄣郡。2

     汉朝元狩二年中,鄣郡改为丹阳郡。

     三国贺齐打山越,孙权划地建新都。

     歙黟析分为六县,新都郡治设始新。3

     晋灭吴后太康元,新都改名为新安。4

     梁改新宁隶四县,郡治设在海宁县。

     陈并新宁入新安,郡治始新领6县。6

     隋朝开皇九年中,歙黟并入大海宁。7    

     海宁隶属婺州辖,治所新设在金华。

     开皇十一复歙黟,新置歙州辖三县。8

     大业三年州改郡,歙州又改新安郡。

     开皇十八换县名,海宁改为休宁县。

     大业十二汪华起,吴王统领六郡地。9

     汪华归唐封国公,新安郡名改歙州。

    永徽五年平女皇,歙县划地建北野。10

    开元廾八建婺源,歙州辖有五县地。11  

    天宝四年设太平,六年黟山改黄山。12

    永泰元年义军起,黟县赤山建阊门。13

    永泰二年方清败,新建祁绩和归德。14

    大历五年疆域定,一州六县终成形。15

    五代十国变换主,歙州地盘归南唐。

    大宋建国灭南唐,宣和三年改徽州。

    元朝改为徽州路,管辖五县婺源州。16

    朱王入徽称吴王,徽州路改兴安府。17

    洪武元年明建立,府复徽州属直隶。18

    清朝建立废直隶,徽州府属江南省。

    康熙六年建新省,安庆徽州合安徽。

    民国元年立新政,废府留县直属省。

    民国卄一划分区,徽州各县归十区。19

    民国卄三七月份,婺源划归江西省。20

     民国卄九改七区,旌德划入共六县。21

     民国三六婺源归,七区管辖有七县。22

     民国三八境解放,婺源重又划江西。23

     徽州专区七兄弟,屯溪成市仍县级。24

     五二年有新变化,太石宁县归徽州。25

     专署驻在屯溪市,一市九县大家庭。

     五六年初大调整,徽州撤销并芜湖。

     六一年初重设徽,一市八县兄弟归。26

     石太宁县反复变,数次划出又划进。27

     八三年底太平撤,成立县级黄山市。

     八六徽州来代管,二市七县属徽州。28

     八七成立大黄山,三区四县加景区。29

     绩溪旌德划宣城,石台划到安庆管。

     从此徽州不复存,山市同名有卅载。

     煌煌徽州悠悠长,永载史册美名扬。


注释:

1、 扬州,古九州之一。《周礼·夏官司马篇第四·职方氏》:“东南曰扬州”。

2、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鄣郡从会稽郡分出,歙、黟属鄣郡。

3、 贺齐讨伐歙、黟山越后,划歙以西、黟之南地新立休阳县(后改为海阳),划歙以西等地新立犁阳县(后改为黎阳),划歙以南地设新定县(今浙江淳安),划歙以东地设始新县(今淳安),加上歙、黟两县,共领6县。

4、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后,新都郡改为新安郡。

5、 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析海宁、歙、黟各一部分,又置黎阳县(宋时黎阳县曾并入海宁县),与上述3县置新宁郡。

6、 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新宁郡又并入新安郡,并黎阳县入海宁县。新安郡领歙、黟、海宁、遂安(今浙江淳安)、始新(今浙江淳安)、寿昌(今浙江建德市)6县。

7、隋开皇九年(589年),歙、黟并入海宁县,隶婺州。

8、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黟县,并置歙州,领歙、黟、海宁三县。州治黟县。

9、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汪华起兵,占新安、宣城、余杭、遂安、东阳、鄱阳,号称吴王。

10、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平睦州陈硕真起义,析歙县东竦口地建北野县。

11、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宁县回玉乡和乐平县怀金乡置婺源县,歙州领歙、黟、休宁、婺源、北野5县。

12、唐天宝四年(一说天宝十一年),析泾县西南地置太平县,属宣城郡。六年(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

13、唐永泰元年(765年),方清起义占黟县赤山镇(今祁门祁山镇)建阊门县。

14、唐永泰二年(766年),方清起义失败,析歙西、休宁东地置归德县;废阊门县,又析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地置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置绩溪县,歙州领歙、黟、祁门、休宁、绩溪、婺源、北野、归德共8县。

15、唐大历五年(770年),废北野、归德县,其地分属歙、休,歙州领歙、黟、祁门、休宁、绩溪、婺源6县,形成以后徽州一府六县的格局。

16、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为徽州路;元贞元年(1291年),婺源县升为婺源州,徽州路领1州5县(婺源州及歙、黟、祁门、休宁、绩溪5县)。

17、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起义军入徽后,将徽州路改为兴安府。三年后(1367年),改为徽州府。

18、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徽州府直属中书省。翌年,婺源州又复改为婺源县。

19、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全省划分十个区,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第十区辖原徽州六县。

20、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婺源划归江西省,第十区辖5县。

21、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十区改为第七区,旌德县划入。第七区辖歙、黟、祁门、休宁、绩溪、旌德6县。

22、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婺源县又划归安徽省,属第七区。

23、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徽州全境解放,5月,婺源又划至江西省。

24、5月成立徽州专区,徽州专区领歙、黟、祁门、休宁、绩溪、旌德6县和屯溪市。

25、1952年2月,太平、石埭、宁国三县划入徽州专区。专区辖1市9县。

26、1961年4月,重设徽州专区,辖1市8县(屯溪市和歙、黟、祁门、休宁、绩溪、旌德、宁国、太平县)。

27、1965年7月,新设石台县,属池州地区。1974年3月,太平划入池州,1980年1月,宁国划入宣城地区,太平、石台县又划归徽州。徽州领1市8县(屯溪市和歙、黟、祁门、休宁、绩溪、旌德、石台、太平县)

28、1986年6月,县级黄山市划归徽州地区代管,徽州辖2市7县(县级屯溪市、黄山市和歙、黟、祁门、休宁、绩溪、旌德、石台县)

29、1987年11月,成立地级黄山市,辖三区(屯溪、徽州、黄山)四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和黄山风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