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乱给孩子制定计划表,这是“墨菲定律”的陷阱,父母要重视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5-07

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制定计划表。网上也不乏所谓的孩子计划表'模板'流出。

比如此前由北大妈妈制作的'小P孩的作息表'一度掀起热话,不少家长纷纷效仿。然而结果却不尽如意。

父母给孩子制定计划表会遇到什么问题?

1难度。

如果此前没有给孩子制定计划表让孩子来执行的习惯,突然给孩子一个'条框',孩子必定是不适应的。如果是以网上大热的计划表模板为标准,执行起来就更是有难度了。

毕竟网上的计划表多是非常规范,时间跨度更是大到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一点,家长若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而'照搬',孩子不仅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还会对任务内容如看书等产生厌恶情绪。

2时间。

一方面当计划表的时间安排和孩子实际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匹配时,计划表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甚至会造成孩子对时间观念的混淆,他们会轻易认为规矩是可以被打破的,时间也是可以不遵守的。

另一方面,因为计划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那些遵循计划表时间的日子则是浪费时间。

3孩子压力过大。

计划表暗含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孩子内心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会有必须做好的心理暗示,因而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

一旦任务完成超时,孩子就会有一种内疚心理,尤其是若父母加上了严格执行的条件,多次累加下来,孩子会自动给自己背负压力的枷锁。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其实这是落入了'墨菲定律'的陷阱。

墨菲定律,简单来说就是所有事情都会有往不好方向发展的可能。父母给孩子制定计划表,正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完成一张计划表并没有表面这么简单,而落入了'墨菲定律'的陷阱。一张计划表的真正制定,需要父母家长和孩子的配合、孩子与计划表的磨合等。

因此父母不能乱给孩子制定计划表。

那么,需要如何做才能避免落入'墨菲定律'的陷阱呢?

从实际出发。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因此计划表的制定不能千篇一律。也许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二小时都在安排学习的计划表适合别家孩子,但未必适合你家孩子。

如果直接让孩子按照别家孩子如此严格的计划表来执行任务,孩子定会愈加疲累,对学习失去信心。一般来说,父母需要观察孩子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根据孩子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和家庭实际情况制定计划表。

经常鼓励。

父母的鼓励是孩子坚持的动力,一份不含人情味的计划表只会是冷冰冰的,孩子尚有再多的热情亦会被冻结。父母可以在计划表上画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或写上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孩子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感受到鼓励的力量。

如果孩子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按计划表准时完成任务,家长也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作为鼓励,孩子也会感受到通过计划表执行任务的好处。

及时调整。

计划表并非一成不变,世间有太多未知的变数,比如孩子每天的作业量会不一样,比如节假日有更重要的安排等等,一味固守计划表原定的时间未免过于死板,真正起作用的计划表应该是需要灵活调整的。

如果发现孩子对计划表不适应,则需要询问孩子的意见。另外要注意的是,针对孩子不同年龄也应对计划表及时进行调整,在孩子与计划表的不断磨合中达到最佳效果。

给孩子喘息的时间。

孩子不是机器,不会连轴转,更做不到精确到分秒来执行计划,何况父母也应该遵循孩子爱玩的天性。而且计划表的目的本就在于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不应该成为孩子的束缚。

很多家长制定的计划表中,任务与任务之间根本没有任何时间间隔,连休息时间都得不到保证的孩子,是不会健康地成长的。

家长不能一味进入'孩子跟随计划严格实行,从此自律自立'的美好幻景之中,家长如果决定为孩子制定计划表,便要重视起来,不要乱给孩子制定计划表,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孩子的意愿来制定,以免落入'墨菲定律'的陷阱。

家长还需要经常鼓励孩子,及时调整计划表,让孩子有足够的动力去执行任务,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愿孩子们都能够在合理计划表的促进之下,成长为更自律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