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叩问王爱

 昵称45109175 2020-05-08


王爱,宁海西乡的一个地名,坐落在平均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岗上,厚厚的黄土,逶迤17公里,因而人们喜欢把“王爱”和“王爱山岗”等同起来。一直以来,对于宁海的老百姓来说,王爱山岗貌似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没有工业、粮食产出又少,那些梯田、禅寺、山岭、茶园以及一些遗址,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让它富裕起来。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却和名人、望族、光荣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四百年前,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探访天台山,两次经过王爱山岗;又比如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长子吴兴王陈胤,据《王爱山岭头陈陈氏宗谱序》记载,他竟是这个村子的始祖。陈胤的第十一孙,被封为龙瑞大英王而闻名的陈仲翁,是宁海置县以来有史可查的最早县令之一;还有文化大革命期间办起来的,人才辈出的五七中学“冠峰中学”……

对有很多传说和故事的王爱,以前,我并不怎么了解,这个地方离我似乎很遥远。但一个历史人物,一段历史时期,一部旅游日记,成就了一个地方的传奇。听闻多了便心心念念地想着,什么时候去王爱山看看,那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年前年后,连着造访了王爱,颇有感慨。佛经上有“浮屠不三宿桑下”之说,意思是在一棵桑树下连续住三个晚上,那么僧人也会产生一种依恋的情怀。而我,到王爱爬山、游览、寻古、吃农家菜。就那么几次,便也喜欢上了这个“峰峦耸峙,地若眠牛,山水秀丽,林木荫翳”的地方,甚至有点流连忘返之意。

早春二月,咋暖还寒时。徐霞客研究会籍着对历史的尊重,组织了二十多人驱车王爱。大家揣着一颗热情之心,在车上便兴致勃勃地讨论开了。这其中,老家在王爱山的几位干部更是热情有加,他们操着浓浓的乡音,向同伴们介绍着王爱的民风民俗,介绍着王爱近几十年的变化和很多事件故事。我抱着去学习的心态参加了徐霞客研究会,很是惭愧自己才疏学浅,因而一路上只是静静地听着,想象着王爱的前世今生。
几场春雨将王安山岗洗刷得清新靓丽,阳光下天空明净,林木秀丽;树梢、田塍、地头处处萌动着春的气息;怒放的梨花、梅花、杏花、玉兰花点缀在村尾路边,真正是“云开日朗、人意山光”。四百年前的这个春天,风雨中辛苦赶路的徐霞客在他的旅游日记中记载着山岗上的美景:叮咚的山泉,漫山遍野的娇艳山杜鹃,满山满坡的青青麦苗,一座小小的庵庙,深山岙中听一夜的萧萧春雨……


原来,王爱山岗素来景色如画!

车子到达山岗深处的冠峰林场,停在曾经的“冠峰中学”,如今这里已挂起“宁波冠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牌子,显然当年的校舍变身成了公司办公室和农家乐的一个点。

密林深处有人家呵!


“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走进王爱”的横幅拉起来的瞬间,心里俨然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挖掘王爱山岗深厚的历史底蕴,弘扬霞客精神,提升王爱内在的;思想品位,任重而道远!

悠久厚重的历史凝结起深深的岁月,王爱,这个山岗陡然深沉起来!


在键盘上敲下“叩问王爱”四个字,我的思绪忽然清晰起来。形似鲤鱼背的王爱山岗,不应该是贫穷和落后的。这里根本就是一个富有而美丽的地方,西有白溪、东有永溪,两溪相拥着一个狭长的山岗,这种地形地貌据说遍寻全国的山水,都是少有的。四百年前就存在的美丽的“仰天湖”,特别给力的登山宝地“鸡冠尖”;还有“王爱”这个地名的来历;奋力抵抗“义军”的县令;“百廿官兵山”的英勇;“银子坑”的传说;“牌位岩”的神奇;“陈军七打虎处”等等,这些既有人文的,又有自然的宝贵的资源都是财富呵。更别说游圣徐霞客曾经留下的足迹了。虽然四百年的沧桑巨变,已无法循着徐公的足迹完整行走故道,但宁海徐霞客研究会志存高远,孜孜以求,执着探索。这次走进王爱,就是以探访和求征古遗址为目的的!


一问弥陀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遗址,确定了庵的位置,才能将徐霞客故道在宁海段完整地连接起来。但是,庵,早已了无痕迹,研究会里的热心学者、老师们一遍遍探访,找寻,却依然难以定论。这一天,在横路庵这个村子里的一个水塘边,听王老师高声解读,听周老师激动论证,大家围着盈盈一碧池水,希望从中识得一丝丝弥陀庵的影子。尽管现在各徐霞客研究会众说纷纭,疑似弥陀庵竟有五处之多,但作为一名宁海人,感情上更愿意接受横路庵这个地方为弥陀庵,当然这是笔者的一厢情,非学术考证所得。
二问筋竹岭。“……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仓秀,俱吾阊门盆中物”。岭边居然有如盆景那般漂亮的景观,那么这条岭在王爱的哪里?大家为了求征筋竹岭,离开冠峰山庄后不顾疲累,一路走过天台县界。王爱通往天台县永溪镇的路上的确有一条细长的山岭,叫“金竹岭”,此岭就是彼岭吗?仍然不能下结论,因为路旁景致实在相差太远。那么徐公描绘的筋竹岭到底在哪里?重重疑问,纠结着研究会的每位成员,大家兴致高涨,继续走访,找寻。


三问筋竹庵。王爱乡贤在众信友的帮助下,在山岗上盖起一个崭新的筋竹庵。我不知道真正的筋竹庵在哪里,或许就在附近。新庵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在寺庵中极为少见,所供奉的菩萨又是非常的新型,别具一格,堪称江南一绝。想四百年前,如果徐霞客路过此庵,必定有大篇幅描写,绝对不会仅仅留下四个字“可饭可宿”。那么筋竹庵旧貌究竟如何,徐霞客当时吃的又是什么?这又是一个百年之迷,有待徐学成员们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离开王爱已近黄昏,夕阳西下,温暖的晚霞绽放出灿灿的华彩。车子在盘山公路中绕行,想当年徐霞客风雨中一步步攀爬的松门岭,欣赏过美景的王爱山岗瞬间一闪而过。徐霞客有没有想到过四百年后的这个岭岗,山再高、路再远,任凭陡峭、险峻的山岭,也就几个时辰便可轻松游历?


耳旁回想着中午在冠峰山庄开研讨会时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麻绍勤和岔路镇干部孔祥贵两人的讲话。他们说,王爱山岗自古是宁海与外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宁海文明乡村的一个缩影。如今弥陀庵等正在考证当中,而新筋竹庵、蒋家袅庙及国家级登山步道的建成,冠峰露营基地的兴建,西山桃园、嘉京桃园的芳香,势必会让王爱山岗成为一方新的旅游热土。

王爱,真正的春天来到了!

小乔,本名赵爱娥,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各类文字散见于《浙江日报》、《宁波日报》、《文学港》等报刊及作品集中。著有散文集《田田一池荷》。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头条号】、【百家号】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