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刚刚步入公元21世纪,《中国书法》杂志就举办了一个评选“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的活动。经过严格的筛选与投票,最终按得票数选定前10位书法家。 这十位书法大家所处的年代,几乎都是从前清年间到民国。根据投票数,排名第一的书法家既不是启功,不是沙孟海,也不是于右任等,最终排名第一名的是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初名俊、俊卿,初字香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号缶庐、老缶、老苍、苦铁、大聋、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 篆 吴昌硕篆额《西泠印社》 吴昌硕的书法如此了得得力于《石鼓文》,他能探究石鼓书法的精义,并参以草法,学而能化,为我所用。用笔峻利而能取涩势,力度大却不狂狠,线条浑厚但不重浊,故所书凝炼道劲,气度恢宏,墨色重实而松活,点画苍茫如石刻。 吴昌硕作品《石鼓文扇面》 吴昌硕篆书宫扇 吴昌硕篆书《不系舟》 吴昌硕篆书 《临石鼓文》 隶 吴昌硕之隶书以汉《祀三公山碑》入手,后通习汉碑。早年行书初学王铎,后冶欧阳询、米芾于一炉,跌宕而多变,颇富画意。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苍劲雄浑,人书俱老。 吴昌硕隶书《汉镜文》 吴昌硕隶书《石门》 吴昌硕隶书五言联 行 吴昌硕的行书对齐白石影响很大,吴昌硕曾经暗讽齐白石:有人学到我的皮毛竟成大名。吴昌硕的行书糅合了篆、隶、楷、草诸体的运笔结体精髓,灵动而多变且一气贯通,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尤其是篆书和隶书的临习,对吴昌硕的行书影响颇大,又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最终形成大起大落、灵动多变、遒润峻险的个人风格。 吴昌硕行书条幅 吴昌硕行书手稿 吴昌硕大字行书 楷 吴昌硕楷书主要从颜真卿入手,取法钟繇,得其古朴之风。兼以篆刻刀法入楷,金石气味十足,主要以小楷手稿和拓片题跋为主,为后世留下大量的精彩作品。 吴昌硕手1883年小楷手稿 吴昌硕1888年小楷题拓 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之中,往往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因此,20世纪中国的书法,似乎不能以某种特定的风格来概括,他们都是灿烂星空中那些耀眼的明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把中国书法的天空装点得星光璀璨、异彩纷呈。 吴昌硕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极高之造诣,在评选中得票数列第一位,其实并不为奇,实乃是实至名归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