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胃病和幽门螺杆菌的思维怪圈,人们其实可以思考更多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5-08

近期有专家说这样的话,中国人有超过半数的人感染这个病菌。

答案是幽门螺杆菌,听起来很吓人。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东西呢?

这是按照现在的医学弄出来的一个病菌,这个病菌是肯定存在的。

并且凡是胃病患者,大都检查存在这种病菌。

于是乎,现代医学就把胃病等同于幽门螺杆菌在起作用。

这种思路的好处,在于用杀死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就等于治疗胃病。

有没有毛病?

既然两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人可能染上这种病菌。

那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

其实,人身体存在的病菌,很多种。

按照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体中栖息着1000亿个以上的微生物,其种类多达400种,分布在消化道、眼、鼻、口腔、皮肤及阴道中。

一组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肚脐是一个细菌窝,寄生着大约1400种细菌。

按照这个结论,我们可以脑补一下这个场面,我们不是人类,而是人类和微生物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中,微生物与人体自身细胞的比例是9:1。

人的一只手掌上就有100多万种细菌!

至于新冠宿主蝙蝠更是一个飞行的病毒库。

现代医学的一种逻辑,人生病了,找病菌,用抗病菌的药,其实是抗生素。

杀死病菌,人的病就好了,其实好没有好呢?

回到刚才胃病中的幽门螺杆菌,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下,如果推翻这个思路,那么市面上很多治疗的胃药所起的效果,人们都必须重新去认识。

这里,我们开放性的进行讨论,以下是谦和既济中医团队从中医的其中一个角度。

注意是其中一个角度,还有可能有很多角度,这还是传统医学的思维,关于对胃病的理解。

其实,幽门螺杆菌就是人体的胃动力下降,胃功能下降,导致胃体内部的和外部的循环不平衡,有些东西没有能及时排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内部的血气循环(体液循环系统)也是这个机制。

而幽门螺杆菌正是在胃功能下降的生理环境下产生了。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胃病了,就会产生幽门螺杆菌。

办公室养花养鱼的人都知道,不流动的水太久没有换,没有更新,就臭了,产生的细菌种类多了去了。

按照中医的说法,脾胃是一体的,相表里的,肠胃是同经,同属阳明经。

这是人体五脏六腑这个整体大系统中的小系统。

所以,胃病不能单纯的考虑胃的病,还要考察脾和大肠的症状。

甚至还要考察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

如果一个人天天高强度工作,吃饭时间也不够,那指望他的胃功能是正常的,只能说这是一个超人。

大家可以发动自己的思维,实事求是的考虑胃病是怎么一回事。

只要是有正常逻辑,充分的常识做铺垫,这个事情应该可以更加深入去思考的。

专家在实验室里面弄出来那么多数据就等于解决问题,这就太牵强了,社会整体是一个更大的实验室,有更加充足客观的样本。

谦和既济中医体系,致力于传统中医思维结合新技术,还原古人的智慧精粹,将会持续给大家分享气候和疾病的关系,疑难病症分析调理思路,以及一些健康养生注意。欢迎大家关注智能中医:谦和既济,loonta数据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