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火丁《霸王别姬》:让子弹再飞一会

 cxag 2020-05-08

(此文写于2019年5月份)

      张火丁即将演出《霸王别姬》,此戏未演先火。无论是否该不该改编梅派经典剧目,还是排队购票、一票难求等环节……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充斥网络,既有力捧、又有反对。

      首先,排队购票对京剧市场绝对是好事。这件事产生的热度也绝对会让更多的人关注京剧,甚至走进剧场。不要是说观众不懂戏,看戏的又有几个是真内行?能走进剧场,对京剧就是伟大的胜利。

      其次,很多人对此次演出营销诟病。试问一下,又有哪个演出团队不做市场营销呢?大家看看当前影视娱乐圈,无所不用其极的各种手段,这点手段真的还处于初级阶段。都说京剧没市场,我看不是京剧没有市场,而是京剧缺少张火丁这样的演员,缺乏张火丁这样的团队。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哪个没有自己的团队,哪个没有自己的市场运作?如果没有当时媒体的主动评选,进而市场持续炒作,哪里来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四大坤旦?还不是大家都在蹭热度?马连良不也是被冠上了京剧营销大师的称号?只要能促进京剧走进百姓视野,能促进发展,没有什么不可。

      第三,对京剧的发展不要太保守,要鼓励创新,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不做怎么知道好不好。要鼓励创新、鼓励尝试。前辈京剧大师哪一个不是创新的大师?原地踏步没有前途,抱着流派死守更没有前途。先不说前辈京剧大师演过多少戏,我们就看看他们最后剩了多少戏,有很多戏他们解放前就不在上演。戏,从少到多,从多到精,这是必然。在京剧还只剩一口气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创新,这种创新既能培育市场,又能让市场检验成果、也能让市场检验演员,使得京剧朝着良性发展又进一步。

     第四,对于已经不再上演流派的剧目我们学什么?流派剧目失传或者不再上演一定有它自身的原因,不符合时代要求或者不适合观众口味……原因众多,有一点无可否认,这个戏已经被市场所淘汰。

但是这些戏不学了吗?要学!我们要学习其中的表现手法、技巧手段。比方说,一些传统戏唱腔中所用的风搅雪的表现手法,为什么这样好的手段新编戏里不能使用呢?学这样的戏越多,所掌握的技巧手段就越多,就不会在排新戏的时候没有手段就向话剧、向影视剧借手段。

     第五,说说包容。有尝试就会有成功和失败,如果不尝试,就是只会有失败。京剧流派形成前,哪位大师不在尝试?马连良演了多少老谭和余叔岩的戏?有的戏观众认可成了,就留下来了;有的戏没成失败了,不要紧,再接着试。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张君秋的《苏三起解》、《玉堂春》不都是这么试出来的。话题又回到张火丁的《霸王别姬》,演出后如果张火丁版的《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能像《绣红旗》一样在戏迷中传唱,那就成了!如果没成,大家也不必骂声一片,试了总比不试强!就好比创新了一道新菜,尝一尝有什么不可?吃过品评,每人心中自有定论。京剧评论比京剧演出更需要正能量。

     一句话,张火丁的《霸王别姬》,让子弹飞一会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