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进易之喜 2020-05-08

一、铸铁的分类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二、铸铁的石墨化

石墨化:铸铁中碳以石墨形式析出的过程。

1.石墨化的途径

铸铁中的石墨可以从液态中直接结晶出或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也可以先结晶出渗碳体,再由渗碳体在一定条件下分解而得到(Fe3C→3Fe+C)。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2.影响石墨化的因素——铸铁的成份、冷却速度

(1)铸铁的成份

一类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有碳、硅、铝、镍、铜和钴等,其中碳和硅对促进石墨化作用最为显著。铸铁中碳、硅含量越高,往往其内部析出的石墨量就越多,石墨片也越大。

另一类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有铬、钨、钼、钒、锰、硫等。

(2)冷却速度

当铸铁结晶时,冷却速度越缓慢,就越有利于扩散,使石墨析出的越大、越充分;在快速冷却时碳原子无法扩散,则阻碍石墨化,促进白口化。

铸件的冷却速度主要取决于壁厚和铸型材料。铸件越厚、铸型材料散热性能越差,铸件的冷却速度就越慢,越有利于石墨化。

三、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铸铁的组织:钢的基体+石墨,由于石墨的强度和塑性几乎为零,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分布在钢的基体上的石墨看作不同形态和数量的微小裂纹或孔洞,这些“孔洞”一方面割裂了钢的基体,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而另一方面又使铸铁获得了良好的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以及消音、减震、耐压、耐磨、缺口敏感性低等诸多优良性能

四、灰铸铁组织与性能

1.灰铸铁的成份与组织

化学成份一般为:C 2.7%~3.6%,Si 1.0%~2.2%,S<0.15%,P<0.3%。组织由钢的组织构成的基体和在基体中分布的片状石墨组成。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素体灰铸铁(铁素体+片状石墨)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素体-珠光体灰铸铁(铁素体+珠光体+片状石墨)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珠光体灰铸铁(珠光体+片状石墨)

2.灰铸铁的性能和孕育处理

(1)性能 :力学性能中抗拉强度、塑性、韧性均远不如钢,而抗压强度和硬度并没有明显降低。切削性能良好,刀具使用寿命高。良好的铸造性能、耐磨性能、消音减震性能以及较低的缺口敏感性等优异性能。

(2)孕育处理或称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往铁水中投加少量硅铁、硅钙合金等作孕育剂,使铁水内产生大量均匀分布的晶核,使石墨片及基体组织得到细化。

目的:细化金属基体并增加珠光体数量,改变石墨片的形态和数量 。

3.灰铸铁的牌号及用途

由“灰铁”两字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字头“HT”及后面的一组表示最小抗拉强度数值的数字组成。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五、可锻铸铁组织与性能

俗称玛钢、马铁。它是白口铸铁通过石墨化退火,使渗碳体分解成团絮状的石墨而获得的。

1.可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

成分一般为:C 2%~2.8%,Si 1.2%~1.8%,Mn 0.4%~0.6%,P<0.1%,S<0.25%。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素体基体的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素体+珠光体基体的可锻铸铁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珠光体基体的可锻铸铁

2.可锻铸铁的牌号及用途

三个字母及两组数字组成。前两个字母“KT” ,第三个字母代表可锻铸铁的类别。后面两组数字分别代表最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数值。

例如: KTH300-06表示黑心可锻铸铁,其最低抗拉强度为300MPa,最低伸长率为6%。KTZ450-06表示珠光体可锻铸铁,其最低抗拉强度为450MPa,最低伸长率为6%。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六、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

铁水在浇注前经球化处理,使析出的石墨大部分或全部呈球状的铸铁。化学成分一般为:C 3.6%~3.9%,Si 2.0%~2.8%,Mn 0.6%~0.8%,S<0.07%,P<0.1%。 强度和塑性超过灰铸铁和可锻铸铁,接近铸钢,而铸造性能和切削性能均比铸钢要好

1.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素体球墨铸铁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素体-珠光体球墨铸铁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珠光体球墨铸铁

2.球墨铸铁的牌号及用途

QT+两组数字”,两组数字分别代表其最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例如:QT400-18表示球墨铸铁,其最低抗拉强度为400 MPa,最低伸长率为18%。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七、蠕墨铸铁组织与性能

在高碳、低硫、低磷的铁水中加入蠕化剂(目前采用的蠕化剂有镁钦合金、稀土镁钛合金或稀土镁钙合金),经蠕化处理后,使石墨变为短蠕虫状的高强度铸铁。

蠕虫状石墨介于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之间,金属基体和球墨铸铁相近。性能介于优质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之间。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相当于铁素体球墨铸铁,减震性、导热性、耐磨性、切削加工性和铸造性能近似于灰铸铁。

牌号表示方法为:“RUT+数字”,数字代表其最低抗拉强度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八、铸铁热处理

1.热处理作用:改变基体组织,但不能改变石墨的大小、数量、形态和分布。

灰铸铁:提高力学性能的作用不大,主要是减小内应力,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消除因冷却过快而在铸件表面产生的白口组织。

可锻铸铁:一般不再进行热处理。

球墨铸铁:改变基体组织来提高和改善其力学性能。

蠕墨铸铁:通过正火使其获得以珠光体为主的基体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力学性能。

2.热处理方法 :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铸铁的分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