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1881年—1968年),字玉甫、欲甫,又作誉虎,号遐庵,晚年自号遐翁,别署矩园,广东番禺人。叶恭绰历经清廷、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时代,平生于文史哲领域涉猎甚广,是著名的学者、词人、教育家、收藏家,也是著名的书画家。
叶恭绰家学渊源,祖父、父亲在金石、书画、诗赋诸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这使得叶恭绰从幼年就获得了门类众多的艺术滋养,加之聪颖勤学,青年时代已诸艺成熟。
1931年前,叶恭绰在张大千等组织的蜜蜂画会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画会 ”, 各地画家纷纷申请加入,成为全国性的组织。
叶恭绰的艺术最高成就集于书法。他取法赵孟頫、赵子昂、褚遂良和魏碑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虽无叶体之说,却有叶体之实,其字既雄浑遒劲,又灵动飞扬,挺拔中蕴含着柔韧,严谨中散发着爽趣,正、行、草、隶、篆均工,且都具大家的气魄。启功自谦是他的学生,称赞其书法“天骨开张,盈寸之字有寻丈之势”。
他在书法创作中提出的书如其“学”,如其“志”,如其“人”,这些都强调了作为书法创作主体—人的重要性,指出书家应该具有文学、哲学、文字学、史学、美学、篆刻学、金石学、考古学等等多方面的修养,这些都会影响到书家的艺术成就。
叶恭绰归闲上海,方有暇坐下潜心作画。他推崇画为心声的理念,所画作品多为松竹梅兰,以彰显他的高风亮节。所画松竹梅兰更显他的风骨。
他的画以墨竹最精,在一题跋中他写道:“昔人谓画兰竹有别才,其实精神所寄,不拘绳墨,则有之。”,他的墨竹便是精神所寄。 |
|